从去年11月26日74.170的低点到今年5月18日87.46的阶段新高,美元指数已经累计上涨了将近18%。
美元近半年来的上涨,以4月中旬升级的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为界。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从去年11月到今年4月希腊危机升级之前,美元温和上涨,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为美元走强提供了基本面的支撑,另一方面,美联储刺激计划退出预期也在刺激美元上涨。
在今年4月欧洲债务危机升级后,欧美利率出现差异,危机带来的恐慌情绪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大量流动性转向美元资产进行避险,从而进一步推动美元加速上涨。
对于美元近期的强劲上涨,第一财经日报《财商》邀请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兴业证券研发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和招商银行总行高级外汇分析师刘东亮,分析美元走势下一步以及背后的深层原因。
刘东亮:美元还会继续上涨
尽管最近美元指数已经创下了一年多以来的新高,但美元未来还会继续上涨,因为欧洲债务危机还在进一步演化。目前7500亿欧元的救助计划只是把欧元区的危机往后拖延,带来欧元暂时的企稳,而没有将欧元区的结构问题根本解决。
从目前事态的发展情况来看,希腊发生债务重组和违约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另外,通过缩减财务赤字、加重税收、减少开支的方法来度过危机,并不利于希腊经济的恢复,这种损害本国经济的同时借入更多外债的做法,实为雪上加霜。上周末,西班牙央行接管了储蓄银行CajaSur是一个危机到来的前兆,该国政府150亿欧元的财政缩减计划也受到了工会的抵触,这样看来,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步希腊后尘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欧债危机带来的恐慌情绪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大量流动性转向美元资产进行避险,甚至还导致美元和黄金产生了同涨同跌的格局,这和去年年初金融危机时的情况相似,但两者负相关性被打破只是暂时的。
从技术面上看,上周,欧元出现了超跌反弹,但这种技术性反弹比较脆弱,与此相对应,美元也会出现一些技术性下跌。但在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水落石出之前,美元兑欧元的基本面不会出现改变。不管从短期、中期和长期来看,美元都是看好的。
短期来看,欧洲债务危机将继续成为影响美元走势的主要因素。德国民众对无休止的救助计划已经越来越不耐烦,出现一些弱国退出欧元区的“黑天鹅”事件的概率也在加大,在各种不确定因素之下,目前还无法对危机的影响何时终结作判断。
中长期来看,在欧洲债务危机缓解后,世界经济走上正常轨道对美元是一种利好,届时美国刺激计划的退出、美联储加息等一系列动作对美元也将是根本性的利好。
鲁政委:短期看欧债 长期看加息
从短期来看,美元的走势取决于欧洲债务危机的发展,7500亿欧元的救市计划只不过为欧元区解决危机买来了时间,但是,从希腊社会接连不断的罢工来看,国民并没有对缩减财政赤字和政府开支计划达成共识,类似状况也可能在其他国家出现。如果PIIGS五国的“灭赤”计划能在社会政治形势平稳的情况下顺利通过,那么,因欧债危机而被超买的美元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价格回归。
中长期美元走势还要取决于美国经济复苏背景下的联储刺激政策的退出节奏和加息预期。就业数据应该是反映美国国内经济强弱的最重要指标。目前,美国的就业情况还是不错的,虽然失业人口比例数还徘徊在9.5%,但和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时相比,目前美国的劳动参与率开始上升,显示一些绝望的失业者在好于预期的经济形势鼓舞下开始重返劳动力市场,由此迟滞了失业率数据的回落。
从长期来看,弱欧元并不利于美国自身经济的稳定。欧元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无法作为国际货币全面取代美元。欧元区经济的稳定,至少从增加出口的角度,对美国国内经济的调结构、促增长是有利的。长期以来,美国经济增长靠国内消费拉动,危机之后,随着国民储蓄率的上升,美国也需要增加出口,而这有赖于全球经济,尤其是欧洲和日本这些消费结构与之相似的经济体的稳定。因此,长期的强美元和弱欧元未必是美国所希望看到的。
目前,有观点认为,美国的评级机构有意通过调低希腊评级,制造金融市场恐慌让美元相对欧元走强,使得美国国债得以顺利发行。这种解释至少在逻辑推理上能够自圆其说,因为汇率问题本来就是国际政治经济问题。
在稳定的金融市场下,国际投资者可以接受“弱美元+高息美债”的组合,也可以接受“强美元+低息美债”的组合,但绝对无法接受“弱美元+低息美债”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