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调查>

儿童骑行ofo身亡事件反思: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共享单车服务?

来源:新通电讯网 时间:2017-03-28 19:21:22

  2017年1月,昆明,一小学生骑行ofo与同伴追逐发生交通事故受轻伤;深圳,一名12岁的小孩由于骑行ofo小黄车发生了交通事故,导致“左尺桡骨下段骨折”,要进行桡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3月,无锡,一小学生骑行ofo与三轮车相撞,造成人员受伤、车辆受损的交通事故;上海,一名骑着ofo小黄车的孩子被一辆大客车碾压,男孩被救出送医后不治身亡。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案例,相同的单车和相仿的年纪,这些孩子都是未满12周岁的儿童。

  

  一群小孩在玩共享单车

  每一次的事故都有媒体进行报道,每一次的报道也有直指ofo小黄车机械锁漏洞管理问题,可为什么只有在付出生命的代价时,人们才愿意反思自己呢?

  问题,还是原来的问题

  问题,还是原来的问题,只是问题的严重性质发生了变化。有网友认为之所以这次上海市自行车协会明确要求ofo必须为旗下共享单车安装卫星定位系统与智能锁,进一步防范12岁以下儿童骑行,是因为这次我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生命面前,岂能儿戏?市面上摩拜、Hellobike、小鸣、优拜、骑呗等共享单车的公司,不约而同的选择了GPS智能锁,显然他们对机械锁都有了清晰的认知。只有ofo使用机械锁,利用轻成本的模式疯狂的往市场上投放车辆。机械锁单车投放的越多,给孩童们钻漏洞的机会就越多,安全隐患就越多。

  而回顾此前ofo相关工作人员对未满12周岁儿童骑行ofo单车的回复“ofo在用户注册时需要输入身份证号,避免了12岁以下儿童的使用。”“通过非正常方式打开车锁使用车辆而遭遇事故的,不受任何保险保护”。我们只看到ofo在强调监护人的责任、钻漏洞的行为,却没有看到对自己单车机械锁漏洞问题的正面回答。

  孩童身亡谁之责?

  究竟谁是杀了这个孩童的刽子手,肉眼可见的当然是那辆大客车。但也有律师表明在本次争议中涉及到的责任主体既包括单车的所有者,也包括提供单车的提供人、未成年人的监管者以及交通事故的肇事方、路口的施工单位等。

  此次案件中涉事的共享单车ofo今天已发布声明称,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并将研究出一套行有效的防范机制,从源头上杜绝12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单车,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ofo公司的声明大家都看到,但为什么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后我们才愿意去反思、去解决问题?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东 华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