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终端发展的种种瓶颈和壁垒,上游的内容也受到发展限制。去年电影生产有500多部,只有200多部能进入院线,而大部分还是院线“一日游”,直接导致大部分电影投资商的亏损,也极大伤害了这个行业的投资热情。
在张宝全看来,只有屏幕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每家院线都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后,中国的银幕才不会全被商业大片所占据,中国的电影产业才能去发展艺术片、小众电影。许亮也认为,终端强劲增长的效应一定会在未来影响到上游的内容。当中国银幕数超过1万张时,拐点即将到来,分区域、细分人群的“定制电影”将成为可能,导演会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作电影,只选择一部分终端投放,也能产生可观的利润。
“你要把电影院当做一种媒体终端看,当渠道逐渐恢复以后,渠道价值要大于票房的价值。”张宝全举例说,韩国影院5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投放到影院的广告。他为未来影院设想的商业模式是“1+X”模式的17.5影院,1指的是电影,X指的是围绕电影在影院开展的咖啡吧、艺术品、点映吧、游戏吧、广告等多种经营。影院将来的收入是票房、广告、卖品和增值服务各占1/3的比例构成。当影院的银幕数扩充到一定规模时,“X”的价值才会被充分开发出来。“只有这样,中国的电影票价才能恢复到合理价位,还能让影院赚到钱。”张宝全信心满满,他甚至大胆预测,“当17.5影院为代表的平易票价影院真的在中国普及时,会给中国带来什么?2010年前建成的那些大片影院1/3要倒闭,因为这些影院的人工成本、房租成本、人员成本降不下来,上座率很低。影院没有盈利模式就没有生命。”
今典一边在二三线城市的商业区和社区中用相对经济的成本高速发展自建中型数字影院,一边在一线城市中寻找机会,建设巨幕数字影城,主打高端市场,并称在今年底银幕数将超过万达,力争做到全国第一。目前今典投在电影上的钱已有十几亿,从数字放映设备的研发、制造到数字影院网络管理平台(NOCC)的开发、运营。“今年,我们将继续投入大量资金,计划新增银幕1000多块,加上之前已开业的银幕,共计约为1200块-1500块。”张宝全说。
张宝全的设想在业界看来,“太过超前”,万达院线的叶宁回应,“票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会成为主要收入。很简单,观众来电影院就是看电影的,电影院应该做什么就好像一个人是男人还是女人那样,是个属性问题。”
尽管影院未来是怎样的商业模式还存在争议,且尚未看到明显趋势,但“技术派”的力量已悄然渗透到了行业的每个角落,并带来巨大变革。目前,中国数字银幕4326块,几乎占据半壁江山。与此对应,数字化放映为主的影院迅速崛起,以全数字放映为核心、专攻二三线城市的大地院线便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案例。
大地文化总经理刘荣表示,生于电影沉睡年代的大地,试图走出差异化道路
【附文】“走”出来的电影院
扎根二三线市场,这家成立6年的公司,正在酝酿一股颠覆的力量,而这个行业所提供的空间看起来也足够大
采访 | 本刊记者 马吉英 朱汐 文 |本刊记者 马吉英
唐山,新华西道两侧,新的购物中心拔地而起,阿迪达斯、耐克、肯德基等品牌的门店已经开业。
这些商业元素吸引的不光是喜欢购物的消费者,还有一家名为大地影院的公司。这家成立于2005年的公司,采取了和一般影院不同的发展策略——当一些实力雄厚、背景过硬的电影公司还在一线城市鏖战时,大地在二三线城市的直营影院数量已开到了上百家。这些影院规模不大,也说不上豪华,越是被竞争对手遗忘的地方越容易看到它们的身影。
除了扎根在二三线市场,这家公司的关键词还包括数字化(相对于胶片电影而言),以及令行业内惊叹的快速成长。
2010年,大地院线(大地文化的子公司之一,下辖影院为大地直营和加盟影院)跻身全国院线前十,排名第八,票房收入3.7亿元。同期中国电影票房的增长率是63%,而大地院线的票房增长率为190%,增幅最大。
速度背后是野心。大地文化总经理刘荣说,我们要做到行业第一,先规模、后票房。未来3-5年,大地希望在全国能占到20%-25%的市场份额;而在2010年,这一比例还只是3.7%。
这家成立6年的公司,正在酝酿一股颠覆的力量。而这个行业所提供的空间看起来也足够大。乐观的预测是,中国电影行业刚刚起步,往上的空间还有5-10倍。“现在困扰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在组织架构上保证我们的发展速度更快。”刘荣说。
刘荣回忆,大地影院诞生在一个中国电影产业沉睡的时代。2005年,胶片放映机还占据着电影院的主流地位。同年,中国电影的产量为260部,其中数字电影仅为52部。
但大地选择的切入点恰恰是做纯粹的数字电影院。在当时,这是唯一一家没有胶片放映机的电影院。“刚开始,所有的人都觉得我们是傻瓜。”林美瑶回忆说,林是大地影院的运营负责人。
大地的信心来自于母公司南海控股。除文化板块外,南海控股的业务板块还包括IT。“我们觉得所谓的数字化已经是很成熟的了,电影行业以前主要是受政府管理,就没有那么广泛使用数字化。”林美瑶说。
尽管如此,现实还是让这个电影行业的特立独行者吃了不少苦头。2007年,《变形金刚1》在中国上映,这是一部胶片电影。大地影院位于广东佛山的东方广场店经常接到顾客的咨询电话。“一听到我们没有这部电影上映,对方马上就把电话挂了。”大地影院唐山新华贸店经理张文军说。当时他在东方广场店任职。“说实话,我们自己心里也拔凉拔凉的。”
林美瑶说:“第一年很可怜。人家放100多部片子,我们只放70部,很多还是先把版权买回来,再从胶片转成数字的。”
但接下来的几年,数字电影发展之快超出行业的想象。到2009年,在456部国产电影中,数字电影已上升到306部。这种变化,被大地影院投资总经理刘凯军称为:“整个行业的生产作业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其意义不亚于数码相机的出现对胶卷相机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