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保险科科长刘桂芬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毗邻的贵阳市今年开展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险后,安顺很多老年人到社保局质询,“为什么安顺没有给老年人发养老生活费,是不是局里把这些钱给挪用了?”
安顺市普定县社会保险事业局局长夏景行告诉记者,在已经开展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已经试点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影响下,大部分城镇居民有要求参保的愿意。但是由于贵州经济落后的特殊省情,很多人对缴纳保费的额度非常敏感,一旦定得过高,就会有很多人交不起,也不愿交保险费,而这些人群恰恰是最需要得到保障的。
安顺市普定县城关镇红旗路居民罗正凤20多年前将她的城镇户口迁到普定县后,一直没有工作。罗正凤的丈夫因工作致残,目前每个月的退休金是1000多元。但罗正凤与儿子、儿媳均没有工作,现在物价又高,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记者问她希不希望有养老保险时,罗正凤的第一反应是交不起“我们医疗保险都没交”。社区工作人员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刚开始时,罗正凤与丈夫参加了新家合,一个人一年10元保费。后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施后,按规定罗正凤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交费比农村高,一年135元多元,两个人加起来要270元。由于经济紧张,罗正凤没有交。
今年55岁的罗正凤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国家给居民办养老保险,这是她作梦都想的事。但除非参加养老保险要缴纳的费不多,不然,她仍会因交不起钱,而享受不到国家的好政策。
据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副局长王建华介绍,目前鄂尔多斯、包头、呼和浩特等开始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这是一项惠及无业城镇居民的好政策。但是当前也面临不少困难,其中主要是在资金上,各地财力有限,由于需要纳入保险的城镇居民较多,地方财政补贴比例又比较高,国家财政不给补助,地方的财政压力较大。
消除养老“盲区”亟待破题
“国家最好建立一种基本制度,险种不要太多,并且让参保人有一定的选择权,就像火车上有硬座、软席一样。”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许多年龄较大,无职业、无收入且不稳定的城镇居民,是社会最需要关注的弱势群体。如何将他们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消除养老“盲区”,亟待破题。
各地“土政策”做法不一
一方面由于各地的政策不统一,对人员流动时的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形成限制。另一方面,一旦更高层次的政策出台后,可能产生与地方政策不一致的问题,导致政策衔接困难。
对于如何消除城镇居民养老的“盲区”,我国不少地方都在进行探索,但在缴费比例、待遇水平等方面又各有不同。不仅如此,《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由于国家没有统一的政策,各地在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养老保险的全覆盖,最大的难题就是钱。”据长期从事养老保险工作的贵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调研员杨文松介绍,贵阳市作为贵州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上走在了前面。但贵州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西部落后省份,在养老金的支付上仍然面临着捉襟见肘的困境。以贵阳市来说,每年收缴上来的社保费用基本上要用于支付,养老保险基金不要说增值做不到,如何使基金不贬值,都是一件是让人头痛的事。
杨文松给《经济参考报》记者举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每个参保人员缴纳的养老金要计入其个人账户,每年按一年的定期利率予以计算。但这笔钱到了社保中心后,基于贵阳市养老基金基本用于支付的现状,社保中心只敢将这些钱存为活期,而不能存定期来获取一年期的定期利息。“而这个定期与活期之间的利息差就需要社保中心来补齐,长此下去负担很重”。
据鄂尔多斯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齐福海介绍,从养老保险政策上,鄂尔多斯已经实现全面覆盖。但是城镇无业居民分散,流动性强,导致此项工作业务量大,需要大量的基层专管人员,目前全市的210名专管人员未列入正式编制,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思想认识、经济条件等原因,目前参加保险的缴费人员大多集中在接近退休的年龄,年轻人参加保险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基金支付的压力较大。
据包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中心主任薛文泰介绍,国家提出在2020年前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待遇,但目前国家对解决城镇无业居民还没有明确的、统一的政策,没有相应的细则和指导意见。从具体实施的角度讲,居民养老保险仍属于地方性的土政策,在工作模式、人员配备、运行方式的选择上,没有可供参考的依据,增加了实际工作的难度。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其在政策模式设置上进行更大胆的探索。
应城乡统筹 体现普惠原则
众多养老保险类型在一个平台上运作,会引发不少矛盾和问题。“不能因为制度设计的不合理,造成政府花钱不买好。”
安顺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保险科科长刘桂芬认为,养老保险,不宜农村居民搞一个方案,城镇居民又实施一个方案,搞得缴费标准与享受待遇不一样。应统筹模式与标准,所不同的是在缴纳费用时可设置多种标准,由参保人自主选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