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作为在经济运行中反应最为灵敏的群体,其发展动向传递着重要的经济信号。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企业委员会、妇女委员会与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今日在2010中国(陕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上联合发布《经济转型中的民营企业发展——2010年千户民营企业跟踪调查报告》,用翔实的数据揭示出中国民营企业的最新发展动向。
调查结果显示,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部分民营企业已经开始进行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超过半数的民营企业希望投资其他行业;民营企业的创新意愿增强,研发投入明显提高。企业创新成效也部分地从企业盈利提升和信心增强中得到反映:虽然民营企业家认为人工成本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但是产品价格并未显著上涨,用工需求却仍在不断增加,同时与前两年相比企业盈利出现显著提升。
不过,调查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亟待完善。与前两年相比,民营企业家对企业发展外部环境的评价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发展动力不足。其中民营企业家对企业税收负担情况、公检法和行政执法机关的公正执法及执法效率情况、各类企业享受公平国民待遇情况的改善期待较高。调查同时发现,民营企业家认为企业合同正常履行情况、市场服务条件和企业产品出口服务条件等方面完善的效果比较明显。
调查还表明,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融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民营企业家大都认为企业从银行贷款的利率要高于基准利率,并且要付出额外费用,银行贷款在满足民营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方面有一定保障,但是不能完全满足民营企业的扩张需求。民营企业家期待进一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调查发现,人工成本上升、高层次人才短缺已成为当前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困难。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进行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报告建议说,要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的步伐,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一方面民营企业要继续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大创新投入和人才引进;另一方面政府要大力完善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尽快出台《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保护和增强民营企业家的发展动力,推动民营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