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个有着多重标签的省份: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同时又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省份。2014年,江西省生产总值(GDP)达到15708.6亿;全省人均GDP为34737.09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县域经济活力不足、新型城镇化步伐缓慢一直是困扰江西各级党委政府的难题。但是在赣西的一个小县,一位身残的企业家,用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敏锐的眼光,探索出被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专家称赞的“宜丰物华模式”。他是谁?被国内顶级专家称赞的宜丰物华模式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他对江西乃至全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有何示范效应?
刘相鑫
身虽残心却强大 抱着铁饭碗却不停“试水”下海
刘相鑫, 江西省华东装璜建材大市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西省企业家协会理事、南昌市工商联常委、南昌市青云谱区政协常委,今年57岁, 出生在南昌的宜丰人。小时候因为医疗条件的不发达落下小儿麻痹的毛病。虽然身体残疾,但是 刘相鑫并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选择了抗争。高中毕业后,他被安置在南昌市一家国有企业工作。但是对知识的渴望,他选择了考试,曾经两次,他达到大学的录取线,但是因为身体原因而未被录取,最后,他选择了江西省商业学校就读。毕业后分配到省副食品公司,从事财会工作。
刘相鑫
虽然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好工作,但是骨子里不安分的 刘相鑫并不满足,主动多次向公司领导提出去做营销工作,但是并没有得到批准。时间到了1987年,在全国风行下海南风潮下, 刘相鑫做出一个让家人和朋友无法接受之举:抛下怀孕三个月的妻子,拖着不利索的腿,带着简单的行李闯海南。此后,因为各种原因,一年后,他回到南昌。尽管还在国有企业工作,但是他的心却一直未停留,闯市场成为他的人生方向。1995年他彻底选择了离开单位,走向创业之路。
闻出商机 筹建建材大市场
和刘相鑫接触过的人都评价他头脑灵活,眼光超前,时有先人之举。上个世纪九十年底中期,江西开始了房改,公家的房子通过购买的方式可以变成私人所有,商品房也开始出现。房产到人,人们开始追求装修舒适性和个性化。随着人们对装修需求的要求不断提高,装修建材市场孕育着巨大商机, 刘相鑫敏锐地感觉到。当时南昌市的孺子路已经有一些小的建材店,规模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说干就干,刘相鑫和几个朋友来到北京考察建材市场,回到南昌,联手成立江西省装潢建材大市场。
快二十年过去了,想起当初创业之艰辛,一切仿佛还在昨天,历历在目:公司开始规模并不大,刘相鑫负责全面招商。他拖着不利索的双腿,穿梭在南昌的大街小巷,烈日下,暴雨中,狂风起,处处都是他疲惫的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市场逐渐扩大,尤其是上个世界末到本世纪初,江西尤其是南昌市的房地产业呈现井喷式增长,建材市场也是快速增长,随后,他又和朋友创建了华东建材大市场,也都取得不错的业绩。
经济增速回落走向“新常态” 企业寻求转型更主动
虽然是一名商人,但是刘相鑫却关心政治,关心江西的经济发展大局;虽然所处行业处于鼎盛时期,刘相鑫却有忧患意识。的确,对于江西而言,对于刘相鑫和他所处的行业来说,危机真的来了!
城镇化必然引导人口和经济形成区域空间集聚,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江西城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 江西省城镇化发展还存在城镇化率偏低、空间结构不合理;中心城市不大不强,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不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偏慢,基本公共服务二元分割;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对此,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在今年召开的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更好地推动全省城镇化,关键要在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上下更大功夫,要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对于刘相鑫而言,房地产在巅峰时间同样存在危机,需要提前布局。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江西的房地产从去年以来一直处于不景气区间,告别往日“黄金时代”,商品房积压严重,带来建材、家居、装修等行业的不景气,用一句来说是“寒气逼人”。
同样“寒气逼人”的还有江西的商业。包括南昌在 内的大型城市中心的批发市场红利已经散去,负面效应凸显。以南昌市洪城大市场为例,该市场定位为面对广大的农村市场,经营业户3万余人,日均客流量高峰时达10万人次。市场交易活跃,商品辐射湖南、湖北、广东等省。但是地处中心城区,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压力,一方面,政府对进出市场的车辆进行限制,另外一方面对市场启动搬迁。同样,其他位于中心城市的大市场也面临着何去何从的新问题。
不改只有等死,改才有可能活下来。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实施新型城镇化,做大产业平台,强化产业支撑,优化城市空间,繁荣城镇经济,推动创新融合和集聚集群集约发展,促进城镇发展和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发展之路。
刘相鑫想了很久,也征求了不少人的意见,有了一个思路,在偏离中心城市的县城,开发建设商业地产,尤其是集合批发、餐饮、娱乐等一体、能够对周边地区剧透辐射功能的的商业综合体。
开创“宜丰物华模式”引国内顶级专家关注
想好了思路,刘相鑫想起了一个地方,宜丰县,他的家乡,赣西的一个小县。宜丰离宜春和南昌市的距离都在一百公里以上。
从市场布局上说,离中心城市具有一定的距离,同时周边又没有大型市场,可以弥补空白。同时,他想起了一群熟悉的人。南昌洪城大市场数以万计的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省级代理商。他们过度集中在一个中心城市,经常“厮杀见红”。在当前总体不景气的情况下,他们也表达了在全省“抱团”建立二级批发渠道的强烈愿望。于是,在南昌市工商联的大力支持下,于2012年3月,“江西物华综合大市场有限公司”在宜丰县正式成立,刘相鑫任董事长。 成立后的“江西物华综合大市场有限公司”与南昌市6家流通领域的骨干商会协同洪城大市场500多家省级代理商,启动首个全省的二级批发市场渠道建设工程项目。
“宜丰物华模式”是一个可容纳上万人生活、经营、购物的商业综合体。它是由商店、购物街、综合购物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写字楼、酒店和住宅组成的,还将配置加工园区和物流园区。刘相鑫介绍说,500多家省级代理商开户经营,平均每天聚集的货物价值就达几亿元,而且都是与南昌一样的一级批发价,可以辐射宜春、新余、萍乡等地级市,上高、万载、奉新、铜鼓等县城,约400万人口和近万家零售商的优势独特的皮中心。
在8月6日召开的“江西城镇化市场发展论坛暨‘宜丰物华模式’媒体访谈会”上,来自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的顶级专家认为该市场首开江西城镇化的市场试点——“宜丰物华模式”,将中心城市商会结盟推动商业渠道下沉,激活民间投资,助推江西县域城镇化建设。目前,南昌市工商联专门成立了“城镇化市场发展促进会”,总结经验,力图在全省范围内成功复制“宜丰物华模式”。为其他农业大省的农业现代化和资源大省的转型探索一条新路。
而就在11月下旬,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启动了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期待到2017年得试点任务的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有序推广试点成功经验。笔者注意到,许多试点地区都提出在强化产业支撑上,将积极承接大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加快专业市场建设,规划建设艾城大宗物资仓储集散物流园等思路。
无疑,刘相鑫想在了前面,也走在了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