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恒隆集团、恒隆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陈启宗
8月12日,由观点新媒体主办的2015年博鳌房地产论坛正式开启大幕,围绕论坛主题“转变时期的中国房地产”,近千房地产人一起为转变中的房地产寻找最好路径,一起走向房地产新时代。 香港恒隆集团、恒隆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启宗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中国的房地产整体来说是往一个比较健康的方向走的,房地产对于整体经济的作用也是往比较健康的方向走。但并不是说对某一个发展商,你就会特别健康,可能在往健康的路上你就得了癌症。 以住房房地产为主的发展商前途不会太好,但是也不会太坏。暴利时期过去,但是回归正常之后,需求总是有的,人口还是慢慢的增长。 以下是陈启宗演讲实录:陈启宗:我尽量抓紧时间,因为大会已经晚了很多了。
我刚才说中国的房地产是往一个比较健康的方向走的,这句话你要正确地理解我说的是什么,我说的是整体行业来说是往健康的方向走,房地产对于整体经济的作用也是往比较健康的方向走。并不是说对某一个发展商,你就会特别健康,可能在往健康的路上你就得了癌症,或者得了心脏病,你就完蛋了,这也是很有可能的,很多人会这样的。但是整体来说,对整体经济我觉得是越来越健康。
我问一个问题,要是十多年前,我是江泽民,要是10年前我是胡锦涛,要是现在我是习大大,我担心经济什么问题?我一定担心房地产。原因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这跟民生有关系,也是老百姓(行情603883,咨询)一生当中购买最大的一个商品,也是有需求的,真的需要有房子住的。加上它的价格是非常高的,大概全经济体的20%是跟房地产有关的,所以如果我是国家领导人,我一定会非常注意房地产的走势。我最不想见的是什么?我最不想见的就是房地产价格大跌,一大跌的时候就会带动整体的经济的衰落,老百姓也不高兴,社会不和谐,所以最不想见的就是房地产的价格大跌。第二不想见的是什么?第二不想见的就是房地产的价格大涨。因为价格大涨就一定是为它的大跌埋下的伏笔。如果你从国家的领导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你不希望它大涨,也不希望它大跌,而且你也希望它有足够的交易量,如果交易量太少的话,也说明那个市场是不那么健康的。
以往这20年来,在中国基本上房地产是一个很大的麻烦,不是大涨就是大跌,特别是涨的压力非常大,这个可以理解,因为30年前老百姓住的房子,基本上没有商品房的市场,朱镕基的时代把好多房子分给了老百姓,但是那个房子的水平一般都不那么高。所以有些外国人就不明白,怎么中国85%以上在城市的人已经有自持物业了,为什么房地产市场还这么火呢?原因很简单,就像新加坡,大家住在政府盖的房子里,或者是在中国凡是住在政府分配给你的房子的,都希望能够买一套好一点的房子,为自己和自己的后代。
以往这十几年,国家领导人对住房真是头疼,最怕它涨价,涨了之后就要压。我知道任总对这一点有很多不满的,但是总的来说我觉得还是做得不错的,当然有时候压过头了市场就掉下去了,掉下去之后你又放松一点,放松一点它又涨起来了。当然总的趋势是压的趋势,国家对房地产基本的工作还是要把它压下去。
到了现在,因为其它的原因,比如说存量实在太大,地方政府不卖地就没钱干别的事,所以就卖很多的土地,结果导致供过于求,而且供过于求非常严重。这是不可避免的,你要它从一个不正常的关系转变为一个比较正常的关系,一定会经过这样一个痛苦的时期。以往这几年库存量非常大,唯一的办法就是靠时间,时间是可以解决好多问题的,需要有时间把这些库存慢慢的消化掉。消化掉之后,希望在土地出售的这件事上也能够有改进,要不然将来还可能再次出现第二波的价格的大涨,或者再形成新的过剩。要是在土地销售方面,政府也有一些新的措施的话,就很可能在慢慢消化库存之后,中国的住房房地产能够进入一个比较健康的环境,我觉得这个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接下来我就要问另外一个问题了,要是你是房地产开发商,要是你是以住房房地产为主的发展商,你的前途怎么样?前途不会太好,但是也不会太坏。暴利时期过去,但是回归正常之后,需求总是有的,人口还是慢慢的增长,刚才连平先生说了,现在只有55%到56%左右的城镇化,将来要到65%甚至75%等等这些事情,都会使房地产有继续的需求,所以要是你是万科、保利等等企业,赚钱的机会还是有,但是就不像以往的暴利时期。特别是因为房地产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从买地到卖楼需要几年的光景,所以这些东西都使房地产价格有大涨大落。由此可见,虽然暴利时期已经过去,但是还是有周期,周期抓得准的人还是有很多机会可以赚钱的。
不过短期来说,房地产这一两年还是发展比较慢一点,在这个大环境里,我觉得对整体的经济影响是相当大的。比如说刚才我说房地产占整体经济20%的份额,现在库存还比较多,要消化还要很长的时间,大概需要一年到两年的时间,还有一些在建的,还有土地已经出售,还没有盖的,那也还需要一些时间去消化。在这个过程里,对整体经济这一块就不能够寄予太大的厚望。所以我跟连平先生的看法有一点点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你在推房地产,短期之内恐怕不会有太大的成果。所以公共的基础建设还是需要的,要不然的话,拉动经济还是比较困难。
出口是另外一块,这一块就不是到我们自己说了。现在我们跟美国的价格上的差异已经越来越小了,欧洲经济也不景气,所以出口将来的前景是不是还是那么的美好,这也是一个大问题。你说到非洲去,到中东去,到拉美去,中国已经在那些地方有不少的投资,当然还会更加加大投资,在一带一路也希望开发一些新的市场,虽然短时期内可能不一定见效,但是长期来说也是该做的事。
现在因为房地产的问题,对经济体引发了一些担忧。有什么新的方法呢?刚才有人说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等,这当然是很好的,要是能做到是很不错的,但是这个很难做到,另外它对实际的经济到底有多大的作用我个人还是有点怀疑,一带一路也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对经济有太好的结果。股票市场如果上涨的话,对经济的正面作用也是有的,但是它也会下跌。最近我也和一和经济学家交流,在海外股票市场大跌,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到底有多大,影响有多大,不良的效果到底有多大,看来也不一定像好多人想象的那么坏,所以我觉得还是不需要太担心。
最后说说关于商业房地产的事。去年我在这里说,好多商业房地产是过剩的,我说的过剩主要是在二星级、三星级的过剩,四星级的不太过剩,五星级的根本不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