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案剖析>商案内幕>

大润发黄明端:要想办法让强哥和马云来骂我

来源:网易财经 时间:2014-09-05 10:53:15

  自我革命

  焦虑仍藏在这匹老狼的内心深处。他在陆战中得心应手,如今言行谨慎。

  首先,最大的挑战还是黄明端自己。起初对电商,他全然不懂。什么流量、访客、UV、RV、转化率,还有爆款,他一听全身冒汗,并自嘲自己的电商起点是“还要去请教UV的英文拼写代表什么”。

  虽然不懂,他依然要亲自挂帅飞牛网。黄明端强调,飞牛网独立运营,与大润发互不干扰。他本人也搬到飞牛网的办公楼办公,平时八成精力都在电商。

  “过去开新店都能看见黄董,现在看不见了,”一位大润发合作商告诉记者。对大润发,黄明端已可以放心交付,连锁超市有一套成熟的制度,可以自行运转。他要做的是,每周一去参加大润发的会,但重要的决定会交给他们的CEO,“投资人看到我好像比较踏实一点,如果你要看到我,我就让你看到,基本是这样的。”

  他多次强调清零心态。“你必须从零开始,当做一个创业项目。如果跟原来的扯不清楚,这个会蛮难的,你会把自己绑起来,左手绑右手这很难。”

  他自己是否已经清零了?

  有点难,现在他时刻把“互联网思维”挂在嘴上,在公开论坛上与人讨论飞牛网引流的心得和困惑。与很多零售企业做电商舍不得烧钱,受不了亏损不同,黄明端的态度转变非常坚决。他游说高鑫零售董事会加大对电商的投入,不要怕烧钱,“你赔这点钱算什么,从我的观点来讲,如果能够缩短差距,就往前冲,当然,也要有一个节奏。”

  过去做大润发,黄明端从不担心引流,但现在,“不瞒各位说,飞牛网,我是天天在想,时时在想怎么去引流,引流成了我最头疼的问题。我每天醒来第一件事情,想的是昨天多少顾客进来,多少订单,这个订单的来源到底是来自什么地方?”他指出引流真正的难点在于电商忠诚度低,几秒钟后顾客就可能跳转。

  他已完成了初步的扫盲,例如懂得了搜索工具上的“关键词购买”,“我现学现卖,包括产品词、竞品词,比如打品牌词,打竞品词,打1号店也可以出来飞牛网。最后导入这个词就可以链接到网站,当然这个都要算钱的。”

  在大卖场时代,大润发最终是胜在创新。例如沃尔玛实行中央集权,而家乐福则高度分权,黄明端就发明了介于两者之间的均权制管理模式。但在电商领域,黄明端目前还在模仿阶段。实践一年后,黄明端认为线上与线下仍有相通之处。“基本上像做大润发也好,做飞牛网也好,都是三个步骤,一是做规模,第二把效率做出来,第三一定是差异化。你一定要做出跟你的对手不一样的东西。”

  由于入场时间晚,飞牛网吸引和留住用户的难度会加大。当前电商获得一个新顾客的平均成本,已超过150元,对后进生飞牛网而言,成本或许更高。飞牛网配送目前只能覆盖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四个区域,最早也要到明年才能扩展到全国。

  黄如此理解“后来者福利”,因为先行者已趟好了路。“过去我一直认为,水这种东西怎么做电商呢?它也做起来了,给我们一些启发,它(1号店)也教会了很多快递商、配送商,让对方有这个习惯。所以我们就没有那部分市场教育的成本,我现在也不用跟快递说,你怎么搬水,他知道的。”

  黄明端很希望能与京东、阿里打一仗,就像他若干年前和家乐福打“美国樱桃价格战”,但刘强东和马云都没接招。

  “他(刘强东)大概了解吧,不会中我的计,所以我现在怎么讲,他都不理我。”黄明端说。

  飞牛网体量还太小,马云、刘强东无视其存在也属正常。黄明端预计全年销售额会过亿元,相比较,1号店经营前三年收入分别是400万、4000万,然后骤增到8亿。黄明端对于飞牛网首年破亿还算满意,只是不知能否迎来骤增的时刻。

  颠覆者养成记

  “有人问我经营电商怕不怕,我说企业经营就不能怕,怕的话我那个时候做大润发就更怕,因为我那时候什么都没有,对手都是巨头,吓都吓死了!”

  商场上,黄杀伐气很重。做电商后黄明端用的是一部时髦的三星NOTE3。过去,他一直用非智能手机。发脾气时,摔坏过好几部。黄明端如果翻脸发脾气,“会很可怕”,从大润发创立之初就加入的元老级员工、现在飞牛网商品、运营、市场部总经理柯佳伶说,“他会拍桌子骂人,所有的东西都从办公室飞出来。”

  供应商、合作商对黄明端的评价是:聪明、工作狂、有很强的原则性。工业背景出身的他,做事一板一眼,在选址开店、采购、收货、定价等原则性问题上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不好的东西坚持不收,不管哪一个厂商,如果发现你送进来的货不符合标准的,他会翻脸,全部下架,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对品质的坚持非常严格。”柯佳伶说。

  大润发的设计商,尤木装饰公司的老板尤国胜第一次见黄明端,是在1996年大润发刚在台湾成立时,他们找了尤木公司几个高管一起去公司谈合作。

  第一感觉?“就觉得他蛮凶的,不苟言笑”。

  “他是在台湾南部成长起来的,南部的小孩都比较的‘霸’。”来自高雄的尤国胜说。

  一起合作了17年,尤对他现在的印象是“工作狂”,“礼拜六礼拜天都不休假的,领导层一定要巡店,要保持那种工作的状态,这在其他几家台资企业找不到”。

  尤笑言与他合作都是战战兢兢,上一次见他就被他骂了一顿。这导致尤木公司新招聘的年轻员工总感觉压力山大,“有一些抗压不够的很容易有挫折感和失败感”,这成为尤木公司流动性比较高的原因之一。

  黄明端性格有其两面性,潜伏时极为隐忍,得势后又极为强势,这也正是黄明端自己人生轨迹大逆转的根基所在。作为“零售狼王”,黄明端有过一段叛逆人生,那也是一段艰苦的日子。

  暂时将时钟调到黄明端的少年时代,可以找到他自信的来源。

  黄明端出生在台湾台南县西港乡的一个小渔村,家境贫寒,家中一共七个兄弟姐妹,他排老幺。困难时,吃了上顿没下顿。上学时黄成绩不好,初中时他是“放牛班”的,意思是毕业以后就回去种田、放牛。

  “我初中在那个学校是全校倒数,全校557人,我是511名,英文成绩从来没有考过超过十分,都是个位数。”

  不爱念书的黄成了小混混,大人赌牌他在外面把风,据说现在身上还有几处不明来历的伤疤。

  黄明端曾对台湾一家媒体说,“依我的性格,当个大混混,还蛮适合的”。

  初中毕业自然没能考上高中,家里让他放牛,“连牛都备好了。”黄回忆,一次他住在高雄的姐姐家,看见高职(相当于大陆的中专)招生,就填了张报名表,当时木模科没人去,黄明端就被录取了,上了木模科。

  当时的学杂费是520元台币,相当于一百多人民币,但乡下没有收入,连五百多块也拿不出来,妈妈决定去借钱。

  邻居说,孩子长大学点手艺就好了,做个水泥工什么的,干嘛要读书呢?人家都不读,你干嘛读书?还有,借钱什么时候可以还?

  黄家里种甘蔗、养猪,妈妈就答应人家甘蔗收成了就还,猪养大了卖了再还钱。这一幕深深刺激了黄明端。

  “小孩子自尊心蛮强的,我心里想不能再让妈妈借钱,”黄明端说。学校当时有一个制度,前三名免学杂费,为了不让妈妈借钱,黄明端决定好好念书,结果真考到前三名。

  浪子终于回头。后来,他从高职读到台北工专(当时很有名的工业专科学校),一直读到台大商研所的硕士。

  在台大,他结识了润泰纺织厂的尹衍梁,现在润泰集团总裁,毕业之后就到了润泰上班。尹衍梁可以说是黄明端的伯乐,对他影响至深。尹年少时也曾桀骜不驯、浑身伤疤,他对媒体说,“我从来不隐晦,我有一段狗脸的岁月”。

  两个顽劣少年从润泰纺织摸爬滚打十几年,进入了零售业,赶上了量贩店在台湾的兴起,以及台湾进入物质过剩的享乐时代,顺势做起了大润发,并赢得了内地市场。这和两位的处事哲学分不开。

  尹衍梁是一个极度痴迷于创新、有着魔鬼般的意志、专注、自我要求极高的人。在尹衍梁的影响下,润泰人“每个都长得一样,有铁的纪律”。

  黄明端身上有一样的品质。大润发一个合作商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黄明端带老板尹衍梁到欧洲考察店铺,那是他第一次带尹出国考察。原定9点出发去看店,黄明端提前几个小时爬起来,先把当天的店址捋了一个遍,然后才在规定的时间再带梁出去。他确保万无一失的谨慎性格和暗自下的功夫可见一斑。

  时至今日,黄明端也始终不忘小时候那段苦日子,他自称是“农民工董事长”。他常常对同事说,“你们千万不能看不起农民工,农民工有一天会当董事长哦。”

  有一次,黄明端应太太之邀,给太太收养的100多个贵州农村小孩打打气,消除自卑。黄明端对那些孩子说,“我最感谢的是我的父母,没有把我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生在一个农村家庭,所以给我无止境的动力。”

  陆战之王

  大润发创立之初,黄明端发誓要成为中国的沃尔玛,他的豪言是,“大润发要开的是超过一千家店!”现在来看,虽然离这个目标才开了三分之一不到,但盈利能力已超过了沃尔玛。尹衍梁说,同一地区,家乐福的营收是大润发的七成,沃尔玛只有五成。“若两店之间距离两公里,那又不一样了,沃尔玛的营收是大润发的五分之一,甚至在苏州、昆山等地,沃尔玛的营业额几乎只有大润发的十分之一。”

  黄明端常常用过去的经历激励自己,他告诉同事:“你说哪一个企业家十年前的时候,会想到自己有今天这么大规模,你去问任正非,你去问阿里马云,十年前你问他们,都是凭着想象做的。我那时候半夜都在想做做做。”

  大润发有一项纪录令同行望尘莫及。自1998年进入大陆,大润发开店至今无一关店,这在同行看来简直不可思议。这16年中,经济形势风云变化,城市改造商圈往往翻天覆地,很多人认为关店调整是零售业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例如,沃尔玛在全国2013年关闭14家门店,2014年上半年又关闭9家。

  但黄明端说,“调整是应该,但关店就不应该,因为你关的是大店,你投资下去要关怎么办呢?你关了以后员工怎么办?你为什么看的时候不看清楚,一开始你选点的时候就得认真选,认真考虑评估好,所有的风险都要考虑到,大润发把选点当成终身大事做。”

  为了确保选址能精确,在大润发大陆创业早年,黄明端几乎全年无休,忙于在全国飞来飞去看土地,选址。他的行李箱里常年放着大衣和短袖,便于随时飞去南北方看地皮。

  黄看店时,最讨厌旁人在一边聒噪,他坚持一个人看。“一个点我看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要决定的话,如果有人陪我,我根本看不了。我看土地的时候,最怕我们的开发人员在旁边跟我聊,这怎么样那怎么样,我拜托你们,必须把嘴巴闭起来,因为你讲话会影响到我的judgment(决策)。”黄明端板起脸,站起来走动,做了一个封口的动作。

  他还喜欢“微服私访”,看土地基本不去打扰地方政府和地主,通常他看过以后,人家才知道他来过。

  “那是不得已的。因为如果你去了,地方政府作为一个人情说这个好啊好,你怎么办?”

  大润发渐渐有了名气后,也有地方政府热情招商,但黄明端坚决不为人情而开店。“朋友的话我请你吃饭都没有问题,领导叫我缴税什么的都可以,可你叫我开一个不能开的店,绝对不行。”

  看店一个小时,黄明端要看数十个指标,而且形成了一套标准。虽然他不是零售业科班出身,但“黄氏看店法”已经可以写入教科书。

  “我看商圈,要看这个城市到底缺什么;我看人们的穿着,看他们穿衣服穿的怎么样;看他们家庭住址,家电的情况;看他们开汽车多,脚踏车多还是电动车多;看他们的习惯:有没有化妆,看他的鞋子,看他的衣着;我要看一下餐厅,当地餐厅怎么样,旅馆怎么样,旅馆的费用跟未来的客单价都有关系;再有,我看人们就业情况怎么样。这都有一套科学根据的,因为这都是硬指标,还有用电量,也是一个指标。”

  如此严苛的选址标准下,让大润发在大陆开了268家门店无一失手。对比国内其他零售企业因经营不善屡屡关店的新闻,黄明端自认“我失败不起,因为我们毕竟是一个后进者。”

  研究门店多年的零售业管理专家胡春才对《中国企业家》说,“大润发学习能力超强,只要行业里做的好的,它都可以在自己的店里迅速复制,并且比你做的还要好。”

  在胡春才看来,黄明端像无师自通的武林高手,编采百家之长,又不拘泥一格。黄自己也说:“我的生鲜一部分买货操作是学美国的,但是整个商店的设计是学欧洲的,商品的选择是学大陆。”

  大润发的合作商尤国胜评价黄明端“对卖场敏锐度极高”,同样是看店,看过以后很多东西只有他能看到眼里,他提出来后众人才意识到。尤举了个例子,今天大润发所有卖场都有饮水平台,当初就是从国外考察以后回来添置的,这个平台将自来水净化成直接饮用的纯净水,可以加热也可以制冷,旁边有纸杯,顾客可以直接饮用。

  此外黄明端又有所创新,有一次,他发现美国东部的Wegmans超市生鲜卖得最火、最有气氛,就把他们的做法学过来。“他经常讲卖场就是作秀,要秀给顾客看。Wegmans的员工非常热情,员工对待顾客的态度,试吃、现场的演示、现场陈列都做得非常好。所以,今天我们店里的生鲜卖场就有点像Wegmans,百货像英国的Target。”柯佳伶对记者说。

  通过增强客户体验来增加黏性,对传统零售业来说是最可行的方案之一。不过即使大卖场依旧熙熙攘攘,黄也冷静看到了其中的局限性。“现在全国开了两百多家店,我们发现两个地方是最薄弱的,第一个市中心,第二个是乡镇。”市中心不能进因为土地太贵;乡镇进不来是因为人口基数支撑不了大润发开大店。“所以我们想能不能透过飞牛网,通过一些小店的结合,把我们的商业推广到社区去,推广到乡村去。”换言之,黄明端希望借助电子商务飞牛网,再加上润泰集团投资的喜士多便利店,三位一体,完成对中国商业最顶层与最底层的覆盖,改变大润发只能当夹心饼干的尴尬。

  踏入电商领域,黄明端将失去他的独门秘籍。没有了卖场气氛,他又该如何秀给消费者看呢?他承认这是一个新的课题。

作者:张东亚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