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专题-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企业研究>品牌公关>

阿里人:我所了解的马云和阿里巴巴

来源:虎嗅网 时间:2013-02-16 14:34:38

  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面对种种诱惑,谁都想要,什么都想要,这也是人之常情不是?创业者们,企业家们,成功人士们,都一样。贪婪不恶心,也不丢人,战略贪婪更不是问题或错误,而是贪婪的条件要具备。特别是作为我们这些新兴创业者们,成功心切,盈利心切,看到赚钱的项目就想上,看到赚钱的产品就想开发,看到赚钱的机会不想发过,从而始终无法专注下来做好一件事,一个产品,赢得一个市场。

  有一种苦衷叫不得已而为之,或许我们就是接受了太多这样的借口和理由,总跟自己说:我这样做是没有办法,不得已而为之的。实不想,早已埋下了炸弹,等着我们去拉线呢。

  再说说阿里巴巴的错误。

  原则固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原则是好事,没有原则,也不是坏事(没有原则就是原则),然而,最怕的就是原则上过于固执。阿里巴巴是一家体制完善,制度健全,管理科学的公司,熟悉的人都应该了解,甚至比我们这些亲历者都明白。凡事讲原则不假,也没错,事事都要讲原则,那就显得过于呆板,也就是不人性化。几个小事:

  1,张三是一名普通的salesman,家在A市,工作在B市;常年在外征战,不日妻子有孕,家里人希望他能从B市回到A市,这样也便于照顾怀有身孕的妻子。按原则,不可。为何?公司角度考虑,前线区域市场众多,为了确保将士们一心一意的精耕细作当地市场,又为了避嫌说某某市场比某某市场客户好做,实则是不想让salesman有对比;才定此原则。

  2,李四是一名普通的后台员工,家在A市B区,工作地在A 市D区,距离甚远,每日来回2个多小时。正直谈婚论嫁,家人劝其说跟公司商量商量,换一个工种或者调离就近的子公司工作。按原则,不可。为何?如果每个人都这样说,那边的工作谁来做呀?(那边的公司岂不是没人去了嘛)大家岂不是都奔着好的或者就近的子公司去了嘛等等。

  以上,你会怎样处理?或者我们撇开怎样处理,先看看这两个原则定得是否合理。我觉得合理,第一个原则是有效保障市场的精耕细作,其实也是对大家好,市场是靠大家干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如果每个人都跑了的话这个市场部等于放弃了嘛。第二个原则也是有效保障体制和组织上的健全,从而避开员工的攀比心。再说说这两个人的因由,你信不信我不管,我信的。你说这东西怎么考究呢,难道说还要让张三出示一份妻子的身孕体检报告?然后原则里就加一条,凡此类情况又能出示报告的你就可以调离该市场?阿里的做法你自然也猜到了,原则嘛,第一位。你会说就没有一个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吗?有,你又问那什么是特殊情况呀?不知道。到这,想必大家已经明白阿里的原则固执了吧。

  不要小视这个原则固执,轻则怨声载道失去人心,重则那可是致命的。我对阿里的评价是99个好1个不好,这个不好就是这。

  类似这样的事儿在阿里太多了,多的有时候让你觉得很正常,正常的跟吃饭睡觉似的。而公司的高层也都正常了,都不觉得这个有什么不对,而我身在其中的时候也这么想的。当我置身度外的时候,猛然一看,不对,太死板了。外界闹得沸沸扬扬的阿里斩杀老员工的说法都跟这个有关系。实际上并不是外界说的那样,阿里故意通过价值观或者制度等手段斩杀老员工,实则是原则,这就是原则。

  这些原则都源于:价值观。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阿里的优势恰好会成为其发展的绊脚石。阿里起家就是靠着这种梦想驱动的价值观文化,从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又红又专(价值观纯正,忠诚可靠)的员工,这些员工又在通过自身的传递和辅导影响和指引着后面更多的新进员工。

  但是,梦想不能当饭吃,梦想驱动这一招不能套用一辈子,那个时代和背景下是可行的,而且对应的人的年龄层次和教育程度也是大大吻合的。如今,都是85后和 90后甚至00后的时代,这些主可不兴这一套。由此,阿里陷入了新老文化的碰撞和新老原则的纠结期;干部们都是深受这种文化和原则洗礼的人,手下嘛都是一些黄毛孩子,你说说,咋整。

  管理是门学问而非学术的原因就在这里,管人理事是一门学问,这里边学问大了去了;而原则只是管理行为中的指引界限,不能只作为强有力的规定或者制度去看待。原则(制度)某种意义上就好比法律,价值观就好比是道德,这两个东西如何使用就是一门学问。我只能说,阿里在使用这个两个东西上是尚有提升空间的。

  我亲身也参与并处理了好些跟原则有关的事情,其中不乏涉及到员工辞退等等,固然我要完全站在公司角度去为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和利益,但内心依然存有一丝愧疚,愧疚的是那些因此被“处理”或被“教育”过的同事。因为固守某些原则,伤害了很多员工的心,也同样失去了很多人才。我常常想,中国乃礼仪之邦,我们比任何国家的民族擅长为人处事;管理就好比为人处事,同源同理;有些事,真当可以不用太固守那些原则,有些事,则当机立断。或许高官们未必体会得到将士们的心情,不亲临一线与他们战斗在一起,很难有这样的体会和感悟。当然,战争是残酷的,这个道理人人明白;为何这么多人关心这家公司,又为何这么多人恨这家公司,因为有恨就有爱。有些恨是多于的,是误会,是隔阂,而有些恨则是刻骨铭心的。

  真心的希望阿里以后在这件事儿上有所提升,固守原则没有错,事事都固守原则会出毛病的;有些事情说的难听就是做个顺水人情也比按原则处理好很多。毕竟这些人都是跟大家伙出生入死的兄弟姐妹,所以,有时候我们处理一些事情真的可以完全撇开什么法律呀,原则呀,制度呀等等,这已经跟人性和道德挂钩了。阿里已不再是一家小公司,这家公司的影响力远远比马云想象的大;或许固守原则的那些阿里干部们还不明白,或许就因为你的一个决定,真当会断送一个年轻人的一生,甚至是生命。真正要做一家有责任的公司,这个责任首先不是什么社会责任,而是员工责任,这是立业之本。

  从我离开阿里至今,我不知道我接待了多少拨老兵老将们,一进门就跟我诉苦,各种苦衷:有的因为一件过错被辞退的,有的因为干点私事被没收股票的,有的说起来是莫须有的,种种。实际上我很理解他们,真的打心里理解他们。我们这些人都是因阿里相聚相交到相知,对于很多人来说唯一的朋友就是阿里人;无论哪个分公司的,干什么的,提到是阿里人就有一种亲切感,仿佛见到亲人一般。

  分享这些,是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理解并认识马云、阿里巴巴和阿里人。

作者:  责任编辑:刘斌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香格里拉遭商业侵蚀 变身迪斯尼风格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