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焦点关注>

郭广昌刘永好向文波厦门开讲“海外投资经”

来源:金融界 时间:2016-09-09 18:08:52

  复星集团、三一重工、新希望,都是海外收购的“大户”。它们为什么要去海外投资?海外投资又如何确保成功?

  8日,在厦门举办的第19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专题论坛上,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和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给到会的企业家、官员上了一堂课:关于中国企业国际化与海外投资。

  “出海”正当时

  “中国应该走出去也必须走出去,走出去才能融入世界,并得以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示。”刘永好告诉大家,并不是因为钱太多所以要“买买买”,而是要通过收购和合作,参与国际化竞争,同时将国际的技术、规则等拿来为我所用。

  “中国所谓的全球化,以前是被动式的,更多是别人来,而现在是反向全球化。”郭广昌说,现在,中国企业已经有实力利用全球资源,而这是中国经济到了现阶段很自然发生的事。“用投资的方式,更多地让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在全球找到更好的位置,这才是根本。”

  一组数据显示,作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2016年上半年,中国的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高速增长58.7%,并创下888.6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其中,跨国并购也创下峰值,中资企业实施的不低于1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达到17个。

  走出去的智慧

  今年以来,中资企业在海外并购中,被中途取消的交易也达15桩,交易总规模240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220亿美元的规模。一份来自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显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完成率到目前为止只有67%。

  “前不久,澳大利亚没有批准中国的好几项投资项目。按理说,我们拿钱去投资,为当地上税,帮助解决就业,对当地是有利的。但是,却没有获批。”刘永好认为,一定不能按中国的想法简单地过去投资。“不能按照中国惯性的思维去投资,一定要了解当地的工会情况、市场格局、环保情况等,学会国际社会的基本规则。”

  “总会有成功或失败的例子,这也是商业的必然。”在郭广昌看来,去哪里就遵守哪里的规则,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其实差异并没有那么大,总的来说,按照对方规则去做是基本的准备,如果这点准备也没有,就最好留在家里。”

  “虽然有很多共同语言和共同的规则,但是也没有那么简单,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包容。”在向文波看来,比如想把一个德国企业整合成一个中国企业是很疯狂的。

  海外投资逻辑

  复星集团、三一重工、新希望,都是海外收购的好手。它们的海外布局和“走出去”的步伐遵循了怎样的投资逻辑?

  郭广昌表示,复星要根植于中国,以保险和投资双轮驱动,成为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组合各种生产要素,为全球的家庭生活提供更多快乐、健康、富足的生活方式的一个提供方。这是复星的投资逻辑。

  刘永好称,从保护我国的耕地和环境、提升百姓生活水准的角度,目前迫切需要供给侧改革,需要多进口一些肉、蛋、奶的产品,而这就是新希望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让百姓吃得更好、更健康,这也是新希望的投资逻辑。

  而在向文波看来,三一重工的投资逻辑非常清晰,就是整合全球资源,为中华民族贡献一个装备制造业的世界级品牌。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