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夏天的酷暑来得越来越猛烈,人们对消暑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除在空调房看电视、玩游戏外,人们似乎对消暑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近年来,摇蒲扇、纳凉、看老电影等怀旧消暑方式逐渐被一部分人接受,另外一些老牌的消暑饮品、雪糕等也逆势走热,夏季消暑消费中一股怀旧风正在吹起。
近期,伴随着持续的高温天气,上海这一座现代化城市,掀起怀旧的纳凉文化。在一些市民看来,相比于整天躲在空调房内,摇着蒲扇、泡泡凉水、弄堂里和广场上乘乘凉的老式消夏记忆别有一番味道。上海网友回忆总结以前的纳凉方法:比如下午去游泳池游泳,泡得全身凉凉的,洗完澡回家吃完饭,一点都不觉得热;洗完澡全身涂满花露水对着电风扇吹,通体凉爽;把西瓜吊在井水里冰镇,然后抱着冰冰的西瓜香甜入睡。此外,还包括路灯下与小伙伴的四国大战、免费的露天电影及父母为我们摇蒲扇驱蚊等。
事实上,随着夏季气温的攀升,全国各地都在掀起纳凉风潮,民间智慧的纳凉文化正在对抗不断攀升的气温。例如,上海市松江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近期把一场场免费电影送到老百姓(行情603883,买入)家门口,让老百姓在闲暇纳凉的同时,看上一部免费数字电影。这真是一项服务百姓的好举措,也将成为一项长效化工作。从7月1日开始至9月30日,每周五晚上放映电影,共上映14部热门电影。
而在安徽省合肥市,由于今夏酷暑难耐,位于合肥市庐阳区七桂塘和城隍庙人防工事纳凉点迎来一拨又一拨纳凉避暑的市民,单日人流量多达700人次。室外烈日灼人,路面气温超40℃,而在纳凉点内,却是另一番场景:老老少少聚在一起,或看电影,或打牌下棋,或打乒乓球,或跑步健身等。据悉,七桂塘人防工事纳凉点建筑面积约2800平方米,城隍庙人防工事纳凉点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纳凉点正常开放时间定在14:00至22:00。但当气温连续三天超35℃时,纳凉点开放时间将从10:00至22:00,今年开放时间将持续至8月31日。
其实,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丰富的纳凉文化,也创造出不少有趣的纳凉消暑文化。这样的纳凉文化至今在很多地方流行,不少地方甚至将消暑纳凉作为一年一度的夏日盛会。而随着人们日渐反思过度依赖空调、电脑、电视等现代化消暑方式,乘凉、聊天、看电影等老式纳凉方法又开始流行起来。
除此之外,近年来,一些历经几十年的经典冷饮产品,重新获得消费者喜爱。今年夏天,在南京等地的商场,入驻一个来自哈尔滨中央大街的老冰棒品牌——马迭尔。跟国外品牌冰淇淋专卖店完全不同,马迭尔的店铺极其简单,甚至没有正规店铺,只是一个小推车冰柜加一个凉棚。其所销售的冰棒外表也是相当朴素,普通的塑料纸包装和单一的颜色。尽管“颜值”不高,但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普通至极的冰棒,最便宜的一款原味的,售价却达到10元一根,其他诸如芒果、抹茶、咖啡等口味售价都是15元一根,更有开心果、榛子等口味的售价达到20元一根。
而在上海,近期光明牌的老式冷饮也获得消费者追捧。据悉,光明牌冷饮诞生于1950年,是由益民食品一厂创立的。益民食品一厂前身是创建于1913年的美商海宁洋行,1932年工厂从美国引进冷饮生产设备,开始生产各种口味的棒冰、冰淇淋、冰砖等冷饮产品。例如,光明曾在国内首创的棒冰“三兄弟”(赤豆棒冰、绿豆棒冰、盐水棒冰),近年来销量直线攀升,而三色杯和白雪中冰砖这两样传统产品,在销量上也有大幅上升。不少消费者表示,吃着这些经典产品,儿时的快乐和甜蜜都被勾回来了。
在夏日冷饮琳琅满目的今天,在一根冰棍上吃出美好的记忆绝对是值得一试的。再加上老牌冷饮企业日渐重视自己的产品质量,让国内不少冷饮老牌子也有了独特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