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焦点关注>

欧盟发动高通反垄断指控 严格监管下企业如何创新?

来源:金融界 时间:2015-12-17 10:27:40

  高通又遭到反垄断指控了,这次的“罪状”是向客户销售的芯片价格低于生产成本,并且向一家客户付费以让该公司只使用高通的芯片。近年来,高通在全球各地不断收到反垄断调查通知单,作为一家以专利授权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企业,各地的反垄断调查无疑将影响企业的收入。而从更高的层面看,各地对企业垄断行为的严查,更是意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增强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能力。

  高通遭欧盟反垄断指控

  日前,在经过5个月的调查之后,欧盟反垄断机构“欧盟反垄断委员会”正式对高通提起反垄断指控,指控称自2011年以来,高通一直向一家智能机和平板电脑制造商支付了巨款,以让后者在产品中只使用高通的芯片。同时,在2009至2011年期间,高通可能还以低于成本价销售了部分芯片,以打压竞争对手ICera。

  欧盟反垄断专员玛格丽特·维斯塔格在一份声明中称:“我十分担心,高通的这些行为可能已经让竞争对手被淘汰,或者阻止竞争对手与它竞争。对于欧盟的垄断指控,高通总法律顾问唐·罗森博格在一份声明中称:“无线芯片市场的竞争一直都很激烈,高通的销售行为也一直遵守欧盟的反垄断法。”

  业界预计,如果欧盟的垄断指控成立,高通最高将面临其年度营收10%的罚款。以高通2014年全球营收计算,10%的罚款相当于27亿美元。

  之前,在2009年的时候,欧盟曾发起针对高通在3G手机技术方面收取高额专利费的反垄断调查,最后由于起诉方的撤诉而告终结;今年2月,在国内,高通遭到国家发改委的垄断调查,并最终被处以2013年度中国市场销售额8%的罚款,共计9.75亿美元;11月,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也对高通在韩国的专利技术授权方式展开了反垄断调查;此外,在美国、日本等地,高通也面临着垄断的指控。

  反垄断调查动摇高通根基

  作为以芯片生产和专利授权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企业,接连遭到反垄断调查不仅影响高通的市场发展,甚至将动摇高通的企业根基。

  以年初国内发改委对高通反垄断处罚时提到的整改内容为例,其中就点明,高通对为在我国境内使用而销售的手机,将按整机批发净售价的65%收取专利许可费,而之前则是按整机售价收取专利费;另外,高通向国内被许可人进行专利许可时,将提供专利清单,并不得对过期专利收取许可费,而之前高通不仅拒绝提供专利清单,对过期专利也一直包含在专利组合中收取许可费。仅从这两点的内容预判,高通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将受到重大的影响。

  在韩国针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中,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认为,高通目前根据手机最终售价收取专利费,这种举措有违公平,高通应该根据使用相关专利的元器件价格收取专利费。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的想法一旦付诸行动,对于高通在韩国市场的收入也将是一大打击。

  监管机构对高通市场垄断的整改内容以及整改意向不仅将直接影响高通的未来收入,甚至将影响高通与终端厂商的合作。在上个月公布201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财报后,高通总裁德里克·阿伯利(Derek Aberle)称因未获得更加理想的授权条款,一些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选择了拒绝付费,或者终止向高通报告出货情况,这导致高通专利授权业务营收大降。之前,业界预计在高通与中国的监管机构达成反垄断和解协议后,中国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将会更“积极”的缴纳专利费。

  除了全球各地监管机构的反垄断调查产生的影响,智能手机市场逐渐饱和以及联发科、三星、华为海思等竞争对手的发力也在冲击高通的市场地位。最近的财报数据显示,2015财年第四季度高通营收为5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67亿美元下降18%,比第三财季的58亿美元下降6%;净利润为1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9亿美元下降44%,比第三财季的12亿美元下降10%。2015财年,高通全年营收为253亿美元,比2014财年的265亿美元下降5%;净利润为53亿美元,比2014财年的80亿美元下降34%。

  严查反垄断为可持续发展

  全球各地针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实际上只是各国希望增强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种表现。以高通所处的通信行业为例,在棱镜门事件后,各国政府将信息安全提升到新的高度,国内工信部发布的《2015年工业强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指出,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力争实现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自主保障,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印度政府近几年也加速立法进程,相继制定了《信息技术法》、《信息权利法》等,并公布了该国半导体产业投资奖励方案框架……各国政府的这些举措无疑是在打破垄断的同时,促进通信市场更合理、健康的发展。

  全球各地的反垄断调查不仅是在通信行业展开,其他行业同样也在进行中,比如汽车行业。印度竞争委员会就在去年对14家车企开出了总计250亿卢比的反垄断罚单;去年,日本电装集团因其在加拿大进行汽车零部件价格操控,被加拿大当局处以2200万美元的罚款……

  其实,反垄断调查对于各国监管机构来讲,并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一方面要促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又不能伤害像高通这样行业创新者的积极性。监管机构需要在反垄断实施中不断的寻找“平衡”。在全球经济没有明显起色的大环境下,这无疑将考验各国监管机构的智慧。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乐视再借力 19亿入股TCL多媒体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