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焦点关注>

国企有多少家底 该交多少红利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时间:2011-03-11 07:11:32

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国有资产究竟达到多大的数目?国有资产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又是多少?似乎没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的答案。

对于大众来说,由于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口径,这一切到目前为止仍是一个未知数。不过,国有企业体制内的高薪酬,却成为他们唯一能够对标的对象。

在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商会副会长王永正看来,国企高薪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争论,是因为普通劳动群体不认同。

“为什么国家颁发500万元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给专家,没有老百姓提出异议?为什么对于私营企业老总每年拿几千万元的分红,老百姓能理解?因为老百姓对于这些在具体领域有特殊才能的人与自己的收入存在差异能够理解。”王永正在接受《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但是,对于国企内的普通员工,在能力、工作经验上与自己没有什么太大差别的,工作内容也大致相同,收入却会高出3到5倍,老百姓就会感觉不平衡。

有关国企红利之争,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到高度关注。

待遇究竟差多少

随着对全国两会期间国企红利上交问题的关注,有关国企员工的工资待遇的话题也随之在网络上升温。

“刚才‘就业与创业指导’课上,老师请了4位已经求职成功的大四学生跟我们分享经验,听了他们的求职、面试经历和感受,确实有比较大的启发。但是,重复频率最高的词句是‘垄断’‘国企’‘待遇好’‘民企就算每月1万也别心动’……”网名为“淡定向日葵”的网友在微博上留言。

2011年新年期间,国内某大型网络社区关于年终奖的讨论结果是:往往大型国企的年终奖“最给力”。网友“蒙汗药”称,自己在国资委下属央企工作,总部在华南。“2010年全行业效益都不错,今年年终奖比往年相对多了一些。我们分公司的一般职员年终奖在17000~20000元,科级职员在27000~30000元,部门经理大概40000元。”

福利差距还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全国工商联在今年两会上提交的《关于推动形成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议》中提供的数据显示,以多数都是中小企业的私营企业为例,2009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8199元,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55.6%,比2008年降低了2.8个百分点。私营企业一线职工的工资则更低。

从工资增速看,200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12%,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均工资仅增长6.6%。

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看,国企工资水平较高,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私营和集体企业工资水平较低。据统计,2009年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员工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8199元、20958元和35053元,三者比例为0.52:0.6:1。从各行业工资变化看,2000~2008年,最高、最低行业平均工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1.0%和12.1%,工资差距由2000年的2.6倍上升到2008年的4.77倍。

在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看来,目前讨论国企红利问题,最关键是要对国企的员工和高管的收入进行限制,如果是多留下一些利润能真正用于企业长远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还是有好处的。

“但是,目前不仅垄断行业的高管收入非常高,而且其普通员工的收入也远远高于一般性竞争行业。”蔡继明说。

“玻璃门”普遍存在?

在多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经济界的委员和一些私营企业负责人看来,我国的垄断大部分是由政府垄断造成,而不是通过公平竞争形成的,因此,垄断行业带来的高收入应该上交国家,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分配,而不是被截留在垄断行业内部。

但一位国企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对这一观点并不认同。“国企红利毫无疑问是属于国家的,最近十年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而央企在本轮经济发展高潮中,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目前除了少数几个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领域外,大部分国企已经融入到了市场化的进程中。”

而王永正认为,在国企看来,这些年来国企是凭借企业的能力得到的信贷资金,得以发展,最终实现利润,但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说,政策仍然是向国有企业倾斜。

“总理也曾提过‘玻璃门’现象,以银行信贷为例,有一个‘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行业规则。”王永正说,“银行更愿意把资金贷给国企,其中不仅仅是因为国企一次性贷款的规模大,容易管理,更为关键的是将资金贷给国企没有后顾之忧,不担心国企还不上,也不担心国企赔钱。”

“如果是中小企业贷款,哪怕只有十万元,如果出了事情就会追究这笔贷款投放的相关人员责任。”王永正说。

 

红利该交多少?

对于国企红利应该上交多少的问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人员中没人能给出肯定的回答。

按照2010年1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央企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资源类企业的收取比例由10%提高到15%,一般竞争类企业的收取比例由5%提高到10%。

蔡继明认为,虽然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情况看,我国的国企红利非常低,但目前没有测算出上交多少最为合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认为,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或许最高提高到20%是可以承受的。

作者:  责任编辑: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