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财经资讯>财经快讯>

市值蒸发近9成,财富缩水30亿,陈欧要靠共享充电宝自救?

来源:销售与管理 时间:2017-05-17 11:56:54

  文/林楠 本文由销售与管理原创

  他16岁出国,上学期间开始创业;

  31岁的他成为纽交所220余年

  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

  给投资人带来了800倍的回报;

  他的“我为自己代言”引起80后共鸣;

  他是80后CEO界的“网红”;

  微博粉丝超过4000万……

  他就是聚美优品的创始人——陈欧。

  5月12日,根据聚美优品近日向美国SEC递交的20-F文件显示,截至2017年3月31日,聚美优品总股本为149,747,581股,其中,聚美优品CEO陈欧持有50,892,198股,占股34.0%,拥有75.0%的投票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数据在2016年分别为:34.7%和75.3%,也就是说一年的时间,身为CEO的陈欧持股比例下降了0.7%。

  第一桶金

  陈欧是在新加坡拿到第一桶金的。2006年,他还在新加坡读大四,伙同师弟刘辉创办了在线游戏对战平台Garena。直到现在,Garena都是新加坡最好的一家在线游戏平台。陈欧管理期间,已经达到10万人同时在线,最高峰时有四五十万人。在新加坡大学毕业后,陈欧决定申请斯坦福MBA。陈欧这个决定,完全是为创业做准备。后面他申请到了斯坦福的MBA,但是因为距离的原因,他卖掉了股份,拿到了千万级别的现金,当时陈欧仅仅才24岁。

  在斯坦福,陈欧认识了戴雨森。后者在斯坦福待了三个学期,就被陈欧拉回国内创业。刘辉也在2009年卖掉股份,同时放弃未到手的价值100万美元期权,追随陈欧回国创业。

  4年做到上市

  2010年,陈欧发现了化妆品这个市场的前景,线上化妆品还没有领头羊企业,于是他跟团队人员讲述了自己的观点,最终也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于是聚美优品就这样成立了。同年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2011年3月,公司成立不到一年总销售额突破1.5亿,同时也获得了来自红杉资本千万美元级别的投资。

  2011年,满世界都在寻找明星代言的时候,地铁里,大街上,突然有个人站出来说,我为自己代言。陈欧认为“CEO是企业的天然代言人,他的形象也代表企业形象和价值观。所以我自己就站出来了。”

  从2010年成立到2014年,聚美优品完成了单月销售额从10万到6亿元的突破,登上了中国美妆类电商第一站的地位,更是实现了连续八个季度盈利,并用短短4年在纽交所IPO。31岁的他成为纽交所220余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上市首日股价达到28.28美元,到2014年8月18日,聚美优品股价一度攀升至39.45美元,总市值高达57.8亿美元。

  两年时间由盛及衰

  但自2014年9月起,聚美优品的股票逐渐由盛转衰,201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聚美优品迎来了首次亏损,净亏损人民币8690万元,自此,聚美优品市值一路下跌,至2016年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1月29日),聚美优品股价只剩下6.44美元,较最高位缩水84%!但这并不是最糟糕的。

  2016年2月17日,聚美优品宣布收到来自CEO陈欧、产品副总裁戴雨森,以及红杉资本组成的收购方递交的每美国存托股(ADS)7美元的价格私有化申请。据上市不到两年的时间,市值缩水近30亿,而陈欧的身价也由2015年56亿美元,跌至20亿!那么这两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1.假货风波

  2014年,腾讯科技曝光其海外奢侈品实为国内高访品,而供货商“祎鹏恒业”是假货供应商。2014年12月,聚美优品遭遇美国多间律所调查。2015年1月9日,其内部员工爆料聚美一直涉嫌采购来路不明的水货、假货,并在2014年9月被珠海关查获,导致其北京货仓被封。假货风波一出,不少知名护肤品牌立刻发声与聚美优品撇清关系。

  2.品类与盈利间的不平衡

  在盈利和品类的勾引下,陈欧对第三方卖家张开怀抱,最终砸掉了自己正品的口碑。如同陈欧所言,淘宝上有假货,京东上有假货,但是人家是平台电商,护肤品只是其中一个频道。

  转型:进军影视圈,前景迷茫

  而就在聚美优品宣布退市前半个月,陈欧突然在2016年聚美的年会上宣布要进军影视圈并强调颜值经济的重要性,声称要打造“时尚娱乐+电商”的新模式。但据说,这个举措是早有预谋的。在此次进军影视圈中,陈欧表示未来电商只占聚美的一小块,聚美将会开辟新业务,整合影视、明星、网红、内容各种资源去创造影响力,靠影响力带来流量和用户,三年内打造成中国影响力最大的颜值经济公司。

  据相关媒体透露,2014年底,聚美优品就在浙江无锡注册了聚美影视公司,只不过在2016年1月8日才向外公布。有业内人士分析称,电商公司通过深度的娱乐营销、内容营销,可以实现粉丝关注到电商流量的变现。例如小米、BAT这些互联网科技巨头公司早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影视投资公司。

  专家认为,市场营销不过是治标之举,如何补齐供应链和物流等核心竞争力方面的短板才是聚美优品应该聚焦的方向。

  靠共享充电宝翻身?思聪不答应!

  就在前几日,发力影视的陈欧又用资本方的身份宣布以3亿人民币收购充电宝租赁企业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街电”科技的董事长。但是,我们的国民老公坐不住了,发了个圈儿:

  陈欧也在微博马上做出了回应:

  有专家表示:如同当年大量资本涌入O2O市场一样,嗅觉敏锐的诸多资本,都试图在火爆的共享经济时代分食一杯羹。或因于此,数十家风投才会出资亿元,投资了一家做共享充电宝的企业。仅就市场需求而言,共享充电宝可以说是共享经济的一个深坑。

  陈欧能否靠共享充电宝翻身?还是未知数,但是可以看出来:陈欧在不断探索转型,企图发现“新大陆”,并与之迸发出火花!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小龙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