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硕士求职被拒只因本科双非学历,本科“双非”学历成隐形门槛

2025年04月24日 18:33:10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考研进入985高校深造,然而,部分硕士毕业生在求职时却因本科阶段的学历背景而遭遇挫折。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也对就业市场的公平性提出了质疑。

  据报道,近日,一位就读于国内某知名985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李志宇分享了他的求职经历。他本科毕业于一所普通高校,研究生阶段成绩优异,多次发表SCI论文并获得奖学金。然而,在求职过程中,他屡次被互联网、汽车等热门行业的企业拒绝,理由竟然是他的本科是“双非”(非985、非211院校)。

  这种“唯学历论”的用人倾向并非个例。许多“双非”本科出身的硕士毕业生都曾面临类似困境。例如,高畅是一名毕业于二本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她在求职时多次参加面试,却始终未能收到录用通知。即使她的实习经历丰富,甚至比一些同学更优秀,但她的本科背景成为她求职路上的“拦路虎”。

  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一方面,企业在招聘时往往倾向于选择名校毕业生,认为名校背景的学生在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上更有优势。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将“第一学历”视为筛选简历的重要门槛,这种做法不仅忽视了研究生阶段的努力和能力,也加剧了学历歧视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曾明确表示,“第一学历”并非国家政策中的概念,但在实际招聘中,这一标准却被广泛使用。例如,一些企业在招聘启事中并未明确标注“双非”限制,但实际操作中却对非985、211院校的毕业生持排斥态度。

  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双非”本科出身的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也反映出当前就业市场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一方面,“唯学历论”导致部分优秀人才被埋没;另一方面,这种歧视性用人标准也削弱了社会对教育公平性的信任。

  面对这一问题,社会各界呼吁尽快破除“唯学历论”,建立更加公平、多元的人才选拔机制。光明日报刊文指出,应从立法层面规范招聘行为,禁止用人单位以“第一学历”为由设置不合理门槛。同时,媒体和公众也应加强对学历歧视现象的关注,推动社会形成尊重多元背景的人才观。

  然而,对于那些本科阶段学历较低的硕士毕业生来说,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仍是一个现实问题。一方面,他们需要在研究生阶段更加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实习、项目经验等方式弥补本科阶段的不足。正如李志宇所言,“唯学历”本质上是一种“唯出身论”,而真正的能力和实力才是求职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的就业市场仍存在诸多不合理的用人标准,“双非”本科出身的硕士毕业生需要面对更大的挑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不仅需要政策层面的支持,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公平、开放的就业环境。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