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党”“低俗化”人人喊打,内容环境整治刻不容缓
在对内容产业的发展建议方面,65.5%的用户认为对“标题党”的整治是当务之急,还有52.8%的用户对“低俗化”的整治提出建议,无中生有、夸大事实和低俗内容影响了内容行业的整体环境。同时,53.7%的用户希望广告体验能够得到优化,频繁、混乱的广告会干扰其内容消费进程。
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人们对于消费品质的追求逐步提升,延伸到内容消费领域,则表现为对内容品质的重视。目前直播平台已出台监察措施,实时识别和关闭不合规内容;各个资讯和视频平台在机器反垃圾之余,也均采取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鉴定并过滤抄袭、虚假、低俗等低质量内容,为了内容行业的健康发展,未来还需要通过更大力度的监管和更多技术手段的协助,共同肃清内容环境。
中国网民触媒方式分析
互联网媒介成核心,新闻客户端和社交平台快速崛起
根据艾瑞调研数据显示,分别有74.1%和73.9%的网民通过搜索引擎/浏览器和新闻客户端获取信息,而门户网站和社交平台也是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与五年前相比,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网民占比提升,其中,通过新闻客户端、社交平台等移动端应用获取信息的网民的增长幅度分别达到48.7%和41.4%,远超通过搜索引擎/浏览器、门户网站等获取信息的网民涨幅。此外,依靠电视、报纸/杂志及广播等传统媒介获取信息的网民比率整体下降。消费升级和内容升级下,网民获取信息的媒介的变迁,对网民在内容偏好、消费理念和生活态度等各个方面的决策,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短视频跻身主要信息载体之一,直播等富媒体形式整体走热
除了传统的图文外,短视频也成为超过70%的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信息载体。而与五年前相比,网民通过文字形式获取信息的比率略有下降。而在智能手机广泛普及、带宽升级、上网资费下降等大趋势下,经历过直播平台的资本热潮和短视频自媒体的集中爆发等事件后,以短视频、直播、语音等富媒体形式为载体的信息的获取率整体提升。其中,通过短视频获取信息的网民占比涨幅超过50%,通过直播获取信息的网民占比涨幅接近40%。
中国网民内容消费分析
下午偏爱音乐,晚间青睐视频,而资讯消费覆盖全天各时段
根据艾瑞调研数据显示,6-8点的晨间时光,大多数人选择看资讯和听音乐开启新的一天;8-10点的上班途中,资讯是帮助人们掌握时事动态的最佳拍档;10-12点和14-16点的工作间隙,资讯、短视频是消磨碎片化时间的主流选择,此外,下午的工作时间也多在音乐中度过;12-14点的午间休息,则需要资讯和音乐的陪伴;而18点以后的下班后的休闲时光,对各类内容的消费都较为活跃,其中尤以影视剧、综艺及直播为最。整体来看,全天时段中,资讯都是网民最主要的消费内容之一。
中国网民获取资讯行为分析
资讯获取高频化,每天多次获取资讯的网民占比达到62.2%
每天多次获取资讯的网民占比达到62.2%,其中,资讯的日获取频率在5次以上的高频用户占比超过30%。与五年前相比,资讯获取频率低于(含)每天一次的中低频网民显著减少,而每天多次获取资讯的中高频网民占比提升。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人们内在的焦虑感,转化成了对外部动态的高度关注,从而培育出了高频的资讯浏览习惯。
资讯浏览长时化,中等浏览时长是网民的主流选择
网民浏览资讯的单次时长集中在5-10分钟和10-30分钟,占比分别达到30.9%和29.4%,中等的资讯浏览时长已成为网民的主流选择。与五年前相比,资讯浏览时长低于5分钟的短时的资讯获取行为显著减少,而资讯浏览时长高于5分钟的中长时长的资讯获取行为整体增长。伴随着资讯外延的不断拓展和内容的逐渐丰富,人们的各种长尾兴趣点在其中都能得到满足。资讯获取了网民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拉长了整体浏览时长。
高学历网民画像分析
高质量低干扰的资讯体验受欢迎,消费品质是王道
全面且高效的资讯体验最青睐,冲动消费不差钱
中国内容产业发展趋势
消费理性化催生品牌化内容,内容方与平台方共同打造内容IP
伴随着网民消费理念的理性化,对品质和品牌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对内容消费的目的性也显著增强。在众多纷繁信息中,品牌化内容能够在内容生产方与用户、新闻资讯平台与用户之间建立关联,帮助用户提高内容筛选效率,满足用户对结构化内容的获取需求,同时也能够获取用户更多注意力。在优选内容源和高效内容运营的基础之上,打造内容IP将成为各新闻资讯平台在建立流量基础以外的发展重点。未来,在内容壁垒和流量门槛前,新进者将逐渐减少。
新老媒介的媒体价值不断融合,打通内容分发全链路
伴随着人们的信息获取需求逐渐归于理性,市场对高质量内容的需求更加迫切,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更加突出,能够凭借原创优质内容的生产能力,赋能内容分发。同时,作为移动互联网流量入口之一的新兴媒介,在算法技术和分发渠道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能够通过开放技术能力和接入多元服务,打造全场景下的内容和服务分发平台。
未来,在传统媒体纷纷寻求互联网转型和新兴媒介力图打造自有内容生态的大趋势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介的媒体价值还将不断融合,“内容+技术+渠道”模式将成为必然之势,进而打通内容分发全链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8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