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鹏飞:
主要是层层分包,层层抽管理费,工程质量怎么搞得好呢?肯定搞不好了,就是偷工减料。
记者:肯定存在这样的问题?
蒋鹏飞:对,肯定是存在这样的问题。
解说:
在中铁四局一公司、西湖建筑公司和老曾之间的 层层分包关系间,恰恰是出现了这些问题。在抽取费用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邵怀公司给中铁四局一分公司的清淤费用是每立方10.52元,而中铁四局给西湖公司的结算价却是10.1元,相差了4%。
记者:
整个结算方式是按96%跟你们结算的,而不是按照100%来跟你们的结算的是吗?
卢伟飞 湖南省西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地负责人:
对,好像有个4%。
记者:
抽取4%是作为一种什么费用呢?
卢伟飞:
管理费用。
解说:
可到了老曾这儿,清淤的费用就变成了每立方米8元。比邵怀公司付给中铁四局一分公司的工程款减少了20%多。
曾存质:
我看应该是层层扒皮。
记者:
层层扒皮的关系。
曾存质:
他最多的,扒我扒的最多了。
解说:
层层扒皮的做法使得最后落实到工程上的资金比总投资要减少很多。除了费用上的层层扒皮之外,非法分包也是带来清淤争议的重要原因。中铁四局一分公司和西湖公司都否认老曾反映的四个路段,清淤量存在造假的问题。理由是这四个路段的清淤工作已经经过了监理验收,并拿到了工程款,有全套的业主监理签字的资料。所谓监理人员是替业主对工程把关的人,他们要对每项工程的数量统计施工质量负责。按照要求,在清淤工程前后,监理人员都要来到现场进行实地测量,认可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填土施工。
记者:
根据你们的工作要求,你们的监理员一定是要到现场来看过的。
李晓武 邵怀高速公路第二监理处副主任:
对。
记者:
你们认为这个地方到底有没有清淤?
李晓武:
清了。
记者:
清了。
李晓武:
对。
解说:
监理人员十分肯定地证明,这四项清淤工程是完成了的,按理说这是最值得信任的结果了。但是在这张由监理把关的工程变更申请上,还是有些问题难以解释。按照规定,施工单位只有拿到了这张由监理、业主共同认可的变更申请后才能施工。但这份变更令显示,同一清淤的变更申请时间最早是在4月18号。而清淤居然早在20多天前的3月24号就已经完工了。通常施工人员会根据这张清淤的图纸来施工。这份图纸的绘制时间是3月18号,可清淤完工的时间却是4天前的3月14号,如果这些资料是真实的,至少说明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都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工程质量管理。
曾存质:
变更资料应该是真实的,但是资料真实并不代表现场清除淤泥真实。因为我这么多的民工,又是我自己这一段是我在做,我从没有做,我心里很有数。
解说:
那么到底是谁在掩盖真相?清淤量到底是老曾反映的1.5万立方,还是资料显示的5万多立方呢?为了弄清楚这一点,5月25日,业主邵怀公司专门请来了核工业长沙工程勘察院第一处进行钻探勘察。据邵怀公司介绍,他们在这些路段上共打了17个孔,在现场,记者看到了其中的一个孔。
龙正聪 邵怀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主任:
通到下面以后,没有看到黑色的淤泥,就是说通道原地土,说明这个清淤已经干净了。
解说:
根据这次清淤工程勘察报告显示,老曾所反映的四个路段都进行过清淤,而且清淤的数量和工程变更令上的数字5万立方没有太大的出入。
记者:
你们调查的这个事实准确吗?
龙正聪:
调查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我们没有有意地夸大,也没有有意地缩小。
解说:
但就在这个勘察结果出来后没多久,老曾继续举报说这次的勘察资料也不真实。
曾存质:
他这个资料,是钻了几个孔,钻在哪个位置我们都很清楚。
记者:
到底钻了几个孔?
曾存质:
总共钻了三个孔。
解说:
尽管老曾在不断地举报,但是在钻探结果面前,他的说法似乎缺乏更令人信服的证据。不过工程本身却似乎在用一种无言的方式印证着老曾的一些说法。在这个桥头记者看到路基已经开始出现了裂痕,而且桥台锥坡也出现了下沉的现象。
施工人员:
路基下沉了。
记者:
这都是下沉的?
施工人员:
都是下沉的。原来跟那边是填一样高的。
记者:
都是填的一样高的?
施工人员:
对,现在这个地方就已经下沉这么多,太危险了。
记者:
现在会不会担心这个路基以后会有问题?
尹康宜 施工人员:
这我们肯定担心了。
戴魁华 施工人员:
国家的重点工程,谁不担心呢。
尹康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