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教育>>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校长变身“鬼子” 带头“扫荡”3
记者扮学生暗查明星学校 范冰冰校
新东方校长被抢200万现金案告破 
新东方校长被抢200万现金案告破 
校长范冰冰招生父母相伴 小影迷见
北大副校长:经济能否持续发展 取
黑龙江大庆一所学校校长校园内炖
中外校长:鼓励青年挑战权威对中
斯坦福校长:中国大学应先吸引优秀

校长与研究生激辩发表论文与学位挂钩制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7-26 16:09:19 来源:中国青年报(北京)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我们的论文很商业研究生买版发论文 核心期刊大搞腐败
我们的论文很产业“论文答辩”咋成“金钱盛宴”
我们的论文很个性论文“量身订做” 订做MBA论文万字千元
们的论文很八股中国式论文:不过就是“假大空”!

我们现在可以等着看奥运了

7月21日,正值暑假,上海大学校园里人迹稀少,偶有学生走过,也步调悠闲。

然而上海大学某学院二年级研究生赵鹏(化名)却一点也悠闲不起来。原本,他计划在暑假找个单位实习,为研三找工作增加点儿“筹码”。但近日学校在研究生网上公布的一份文件,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这下毕业都成问题了,还提什么找工作。”他扶了扶眼镜,向记者抱怨。

7月10日,上海大学颁布了《上海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授予科研成果量化指标体系的规定(试行)》的《补充说明》。《补充说明》重申,与研究生毕业相挂钩的“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是指在这些期刊上以正常卷期发表的学术文章,“不包括各种形式的增刊、专刊、特刊”。

上海大学此举,再次将国内大多数高校采取的“研究生学位与发表论文挂钩”制度,推上了风口浪尖。

何为增刊?一家学术期刊的编辑告诉记者,以其所在的这份学术期刊的增刊为例,每期的印数不超过100册,除给作者的样刊外,一般只留少量备用,用稿多是正刊的淘汰稿,或难以退还的关系稿和作者要求快发的应急稿,还有就是期刊明码标价招揽来的自费稿。掏钱者几乎都是各高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研究生一年级时,赵鹏通过导师介绍,曾在一家学术期刊的增刊上,以千字100元的“版面费”,发表了一篇论文。而除了找导师帮忙,许多研究生已经学会“自谋生路”。上海大学研究生宿舍楼附近的广告栏上,贴满了学术增刊的联系电话。据赵鹏估计,他周围在这些增刊上发表论文的同学,占了总人数的80%。曾有一个同学,花3个钟头写一篇文章,次日上午寄出,中午就收到增刊编辑的来电,告知可以发表。接着,双方便进入版面费的讨价还价阶段。

但眼下,随着这份《补充说明》的出台,这些已经为“挂钩政策”付出了金钱和精力的研究生们,又得开始为毕业担心。

面对学校此举,赵鹏也表示,在某种程度上,他能理解学校的做法:“毕竟,学术增刊不能够真正代表学术水平,反而成了生财工具”。但是,学校规定的学术期刊正刊,又给研究生们留下多少发表论文的空间呢?

赵鹏曾研究过,一些水平相对较高的学术杂志,编委一般都是该领域的知名学者,上面的文章也经常是这些知名学者所写的。赵鹏的导师,3年来也不过在这类本专业最“核心”的期刊上发过一篇文章。

当然,大多一般的学术期刊正刊,也得索要版面费,而且价格要比增刊高得多。“同样的论文,在那上面,得收到千字400~500元。反正都是走走过场,我们为什么要白掏那么多钱?”

退一步讲,即使想在或能在这些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其论文也早已排成了长队。据前文提到那家学术期刊的编辑称,他们手上的论文,已经排到了2008年。“我们现在就可以什么都不干,等着看奥运会了。”

赵鹏曾听同学说过,某高校的MBA班学生,凑钱买下了某个偏僻省份的一份学术期刊,把这本刊物变成了“班级刊物”,“爱怎么发就怎么发”。

一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研究生导师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作为导师,我们居然没有能力判断自己的学生能否获得学位,而必须将评判的生杀大权交给那些收取版面费的期刊杂志?荒唐!”

“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铁腕?

“我们同学都开玩笑说,学校此举,可谓‘逆历史潮流而动’。”赵鹏嘟囔道。

从近期国内各大高校针对研究生学位与发表论文挂钩的态度来看,赵鹏的抱似乎也有道理。

7月15日,从正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传出消息,国内的7所重点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均取消了“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规定。也就是说,在这7所高校中,发表论文不再作为授予学位与否的硬指标。中国7所大学取消“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要求

在解释这项规定时,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其实教育部从来没有硬性要求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中国高校制定这个“论文指标”,有出于督促学生学习的考虑,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教育部的高等教育评估中心每年都会统计各大高校发表论文的数量,以此作为高校评估的一个指标,所以高校才逐渐开始功利性地重视论文的发表情况。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校长变身“鬼子” 带头“扫荡”3天抢光学校
下一篇文章杭州“西点”教育受追捧 教师鞭打违规孩子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