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 用暴走的方式调教“问题孩子”
在“暴走学校”,行走学校沿318国道行进时,一个学生走不动了,被拽了起来
著名的行走学校,实 行半军事化管理。2003年开始从江苏淮安出发,登临泰山,千里跃进大别山,攀登雁荡山、井冈山、韶山……行程达数千公里。行走学校对全国送来的“问题学生”孩实行体罚式教育。 [详细]
杭州“西点”教育受追捧 教师鞭打违规孩子
鞭子成了“西点”课堂的特征
一位老师正在“鞭打”一位违规的孩子
一名不听话的孩子无奈地吃着“白饭”
暑假里,杭州“西点男孩培训中心”的“鞭打”教育,受到了不少家长的追捧。在训练中心,不听话要罚吃“白饭”,说脏话要罚喝辣椒酱。可顽童们最怕的还是老师手中那根包裹着布条的特制鞭子,说谎、成绩下降了都难逃鞭子的惩罚。据了解,很多家长正是冲着“打”能培养意志力,花大钱将孩子送入“西点”的。
[新闻连读] 杭州“西点军校” 鞭子、辣椒教育惹起争议
在浙江省杭州市,有家名为“西点男孩培训中心”的机构,专门招收六岁至十一岁家长难以管理的顽童,宣称借助美国西点军校的理念去打造阳刚男子汉,这家机构的负责人万国英坚信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当顽童触犯校规时,会受到鞭子和辣椒酱的处罚,这种处罚顽童的做法,日前在当地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西点男孩训练中心”一般招收6岁至11岁的小男孩,实行寄宿制,孩子们每隔两个星期可以回家一天。除白天去各自学校上学外,剩下的时间内,都得按“中心”的作息时间表进行相应的运动和训练。老师辅导学生做完功课后,溜冰、爬楼梯、俯卧撑、跆拳道、益智游戏都是常规项目。到了周末还有郊游,以拓展孩子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才干。
在每个男孩进“西点”之前,“西点”都一定还会送上一封给家长的信:“有越规行为,将按照越规大小受到惩罚,最终的将是鞭刑。若要心疼,请提前告知。”言下之意,如果不赞同“西点”的方法,就不必送孩子来了。在西点,每月培训费是2000元。但许多孩子的父母都表示,只要孩子的表现有进步,他们不会在乎这些钱。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家长则说得很干脆:“不打不成器、棒下出孝子,流传了几千年,难道没有一点道理吗?我家的孩子特顽皮,我们管不了,就交给他们管,一段时间管下来,孩子简直换了一个人。花这个钱,值!”
但杭州师范学院副教授肖锋针对“西点现象”提出了疑问:顽皮的男孩是否一定需要以强制的方式纳入到体制内的规范教育之中?无数事例证明,让顽童发展个性未尝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新闻连读] 杭州“西点现象”引发社会各方讨论
高强度,高负担,高收费,甚至还有可怕的体罚……最近,两所仿效“西点军校”的青少年培训中心,由于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在当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西点”的出现从某个角度反映了当今社会对青少年“磨难教育”的需求。但这种高强度、超负荷、军事化的教育究竟是否符合青少年的成长规律,是否有益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呢?“西点现象”引人反思 。
“杭州西点军校”
记者日前探访了颇具神秘色彩的“杭州西点男孩训练中心”。
“拿鞭来,给我打!”记者来到训练中心时,正赶上训练中心的创办者、主任万国英让一个名叫豪豪的男孩当众受罚。“西点”成立一年来,25个男孩几乎都挨过鞭子。
万国英说,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古训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就是要通过“打”这一极端形式,让孩子牢牢记住,有些事情是永远不能做的。当初我们在招生时就有言在先——“我们是要打的!”而不少家长正是冲着这一条将孩子送入“西点”。
事实上,“西点”的孩子大多都是令家长头痛的调皮蛋,有的家长失望无奈之余来此一试。在送孩子来时,家长都郑重声明:“孩子我算是交给你们了,放心打,大胆打!”
记者看到,所谓的鞭子是一根塑料绳外面包着一层花布。由于经过了特殊处理,鞭子打下去并不算痛。鞭子悬挂在训练中心的墙上,其威慑力和受鞭时的羞耻感要远远大于鞭刑的实际痛楚。
训练中心实行寄宿制、全封闭管理,孩子们两周回家一次。每天放学后被接回训练中心,准时吃饭、训练。早上6:30,孩子们开始套上溜冰鞋运动锻炼,若下雨就改成爬楼梯;下午放学回到宿舍,做半小时俯卧撑等;晚上是跆拳道训练或益智游戏。
周末的课程表则更满。8点半到9点起床洗漱,半小时早餐;之后萨克斯训练一直到中午11点半;中午12点到14点半围棋训练;14点半到17点练习跆拳道。“西点”每两个月安排一次学生远游,以拓展孩子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才干。最终目的是打造性格坚强、举止优雅的阳刚男孩,打造健康、睿智、幽默、豁达的未来男子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