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2005年度中国传媒十大疯狂PK之战[图文]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1-13 11:04:04  来源:西陆 


    “美国有研究机构统计,搜索网站的虚假点击占到总点击量的20%,在中国可能会更高。”吕表示,“一些网站(特别是一些小的个人网站)为了赚钱,专门雇人对广告进行点击,这样就能增加搜索引擎服务商的广告收入,这些个人网站再与搜索网站进行利润分成。”

    “以前,一些搜索引擎服务商甚至自己雇人点击。”吕伟刚进一步表示。

    吕认为,对于广告主来说,最有效的用户是进行商务搜索的用户。根据吕氏报告,Google的用户更多为“有效用户”。

    报告显示,在进行企业、产品及商情搜索时,只有超过10%的用户选择百度,而有接近20%的用户选择Google,甚至选择搜狗的用户都比百度高。“这些用户才是广告主真正希望吸引的用户。”吕伟刚表示。

    但有不同意见者认为,简单将商务搜索的用户算做有效用户过于片面。上述百度高管就表示,“中国互联网用户本来就是以青少年为主,很多优秀的公司都是面向青少年市场的,比如超级女声的火爆就是一个例子。”

互联网的“摩尔定律”

    事实上,吕氏搜索报告与另一份搜索统计报告相差甚远。

    根据iResearch在今年上半年发布的基于流量与市场收入的统计报告:从流量分布上看,2004年,百度占有率为33.1%,雅虎/3721/一搜的占有率为30.2%,Google的占有率为22.4%,与百度的33.1%相差很小。排在其后的本土厂商分别为搜狗/搜狐与中搜,其流量分别为3.9%与0.56%。

    而从市场收入看,百度占有率为28%,收入为1.8亿元(不含销售代理分成,百度与代理分成模式为6:4。);雅虎/3721/一搜的收入为2亿元,超过百度;排在其后的本土厂商分别是搜狐/搜狗与中搜,占有率分别为13%与9%,收入分别为8000万元与6000万元。

    引人关注的是,在吕氏报告中,雅虎中国的市场份额下滑异常明显,甚至远远低于搜狗。在北京地区用户最常用的搜索引擎中,雅虎以3.7%的份额排名在百度、Google、搜狗、新浪之后。

    “雅虎为什么下降这么快?我们没有做过去年的统计,没法对比。”吕伟刚解释,“但我们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雅虎上半年降得很快。主要原因是原有的3721用户在迅速萎缩,而3721占了雅虎中文搜索的绝大部分。一搜升了一些,但与其他搜索引擎服务商相比,增长速度较低。”

    “3721之所以迅速萎缩,原因在于用户成熟度在提高。现在的1亿网民中,只有20%的用户为新增用户,其他用户都使用了好几年互联网,这些熟练网民一般不会用中文地址栏搜索。”吕继续表示。

    “搜狐为什么上得这么快?因为搜狗的新增用户增加很快,而新浪新增用户较少,这与搜狐推出搜狗,并加大市场推广有关。事实上,受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服务的冲击,新浪,搜狐等门户的老用户都在流失,就看谁能抓住新用户。”吕伟刚说道。

    吕伟刚同时强调,“并不是说雅虎正在失去中国搜索市场的机会,雅虎并入阿里巴巴之后,将可能借力阿里巴巴现有的电子商务资源迅速壮大。”

    吕伟刚对阿里巴巴将来在搜索市场的前景看好,“阿里巴巴既有的B2B和C2C业务,几乎覆盖了所有的电子商务用户。要做电子商务搜索,阿里巴巴具有绝对优势,因为其他任何搜索厂商都缺少中国的电子商务数据库。”

    对于吕氏报告,阿里巴巴方面拒绝任何回应。主管搜狗的搜狐副总裁王建军也态度谨慎,“我们只是努力提高我们的用户体验。”

    “互联网每隔三年都会重新定义,现在说格局还为时过早。”3721创始人、前雅虎中国总裁周鸿表示。

    吕伟刚对此表示赞同,“总结中国互联网的历史可以看出,每三年都会出现一轮应用模式创新,比如门户最早是banner(横幅)广告,现在开始向搜索转型。应用模式创新会要求企业重新定义自己的公司,不管是门户、搜索,还是电子商务企业。”

    吕认为,百度和Google的双寡头格局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作者:侯继勇)

   


 








Top3 “大长今” 单挑 “汉武大帝”
点击查看原图

本新闻共10页,当前在第4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下一篇更精彩:李湘推出今年内地明星第一张唱片《阳光湘》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