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什么人极具“备胎”潜质
为什么叫作“备胎”呢?如果你认为是后备选择的意思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了解汽车备用轮胎的人们会知道一个细节——购车时附带的备胎比正归轮胎要小一些,只能临时代替,不能长久使用。
对这个细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这里不多做赘述,需要强调的就是总是在两性(同性)关系中沦为“备胎”的朋友是比正常的伴侣少点东西的。
究竟少了什么呢?从TA交互分析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就是缺少“照顾型父母”之外的其他能量。换句话说,一个体内“照顾型父母”明显高于其他四种能量的人有成为“备胎”的更大风险。
四、照顾不是关系的全部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人放着温柔体贴、关怀备至的“备胎”不要,反倒死乞白赖的喜欢上一个脾气暴躁、鸡飞狗跳的人渣……此时除了恨铁不成钢的想到“贱骨头”这个词之外也只能眼睁睁的看“飞蛾扑火”了。
虽然看上去不合情理,但从TA交互分析的自我状态就很好解释了——照顾只是一种刺激形式,而一个人对五种能量的刺激都有需求,而且照顾不见得是最“对味”的刺激。
比如,有的人喜欢被管着,这刺激来自“控制型父母”;有的人喜欢理智的交流,这就来自“成人自我”;有的人爱玩爱闹,那就得从“自由型儿童”与之呼应;有的人喜欢主动、控制,那就要进入“顺从型儿童”老实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