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婆媳和谐之道是:经常“带”婆婆一起出去。出去的内容包括:逛街、吃饭、采买、散步、办事等等。
婆婆不爱逛街,每次上街时,我都要到她的房间动员几次。
婆婆之所以不爱逛,一是因为累,二是觉得我们婆媳俩走在大街上“不搭配”。针对这两点,我“对症下药”,一一攻破。首先,我给婆婆讲“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如某某广场新建了城市雕塑,某某公园休闲的老人特别多,听得婆婆心里直痒痒,于是,我再恳求,婆婆便爽快地答应了!其次,走在大街上,我处处给婆婆介绍着新近的变化,让婆婆觉得不上街是一种“亏损”。过马路时,我亲昵地挽着婆婆,俨然一对亲母女。
遇到家人齐全且时间充裕的时候,我就会提议:全家上外面吃。
在外面吃,有“80后”媳妇大手大脚,这是老人最看不惯的地方。我不犯那个“傻”,我总是挑选吃食品种多、价格实惠、环境宽敞的店铺。点菜时,一面顾及婆婆的口味,一面顾及我和老公的馋欲。吃时,不忘把我们点的菜肴夹给婆婆一些,让她“尝鲜”。结账时,我故意把每道菜的价格说给婆婆听,让她知道:在外吃饭,只要选好地点、点好菜,一样可以花钱不多、吃得惬意。现在,我家每周必外出聚餐一次,起初是我提议,后来则变成了婆婆张罗。
婆婆买菜,习惯选些“大路菜”,我和老公则喜欢一些时令鲜菜。为此,采买过程中,我总是跟婆婆商量:做菜要讲营养搭配,大路菜可做主菜,如炖豆角;时令菜可做配菜,如苦苣。婆婆刚开始对我买的那些“花里胡哨”的时令菜持抵触情绪,待买回家后,我经过一番精心调配,将大路菜与时令菜有机结合,做出的菜“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吃得婆婆连声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