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无论是异性恋还是同志到了一定年纪都会感慨属于自己的那个陪伴自己一生的Mr.Right怎么还没有出现,自身的本钱越来越贬值,却还一直等待,又或者找到一个近似合符自己标准的人相处过,又不断质疑这个到底是不是那个Mr.Right,然后否定然后放弃。
Mr.Right可能很平凡,却是陪伴你一生,能在生活上爱护你和照顾你的人,虽然是“对先生”,但是也会有着各种的毛病和缺点,但是属性是忠犬,能对你不离不弃。而Prince Charming是我们理想中的男性,也有人翻译作“白马王子”。按照过程和结果来说,Mr.Right给你的是一个人生的结果了。Prince Charming能给你一段美好的过程和回忆但未必能陪伴你走完人生。
每个人都有心中的“神”。在寻找爱情的过程中,从最初开始就是按照这个神的标准来找,然后慢慢地,每段感情给予自己不同的感触,这个神的标准也慢慢地在变。不变的是,寻找神,追寻神的执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正确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爱情,或是缠绵,或是冤家。爱情是需要通过某个人来得到,或者说实现,我们对这个人有具体的标准、要求或者描述。可能不是每一样都要契合,有可能只具有某一部分的特质已经足够吸引了。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这种太过具体的形象原本是模糊的“神”的具体化,在追求爱情的路上,它是否反而成为我们追求幸福路上的障碍呢?
无论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两人其实就是那样,从相识、相知、相爱、相处四部曲。在异性恋中,更多的出现每一对新人都有自己不同情况而去结合在一起,或为了物质,或为了事业,或为了家庭,或为了下一代,相爱的成分在现代的婚姻中所占的比重事实上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换言之,纯粹的爱情,更多地是存在于恋爱而不是婚姻。
这和思维有关。我们和父辈一代所在爱情和婚姻上所受到的教育是不同的,我们从小就听的是公主和王子一见钟情一拍即合一吻定情然后幸福快乐地在城堡生活在一起的童话。但是,现实真的如此吗?
恋爱是两个人双向选择的结果。无数人满怀希望却在现实到处碰壁,感叹“我爱的人不爱我,爱我的人惨不忍睹”。人被拒绝多了就麻木,要不就破罐子破摔到处约炮,要不就抱着孤芳自赏的态度成为灭绝师太或李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