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是路人甲》再过一天就要上映了想知道尔冬升对这部影片的看法感悟嘛?,近日,尔冬升接受专访时,谈到拍这部电影的幕后以及他出道满40年的诸多感悟。在他看来,电影应该多点爱,多点对他人的关心,拍这部戏他虽几乎自掏腰包,却没想过太多票房的事。他只关心电影拍得好不好,并不在意IP之类的热词,“不要问我IP,也不要问我电商,那些是老板跟发行商的事,那个不是我的行当,我写我的剧本,拍我的电影,就是这样。”
◎谈新片
拍这部片子“三年老六岁”
50万字的文字素材,200多人的视频资料,125个工作日拍摄……如果这些只是抽象的数字,那“三年老六岁”恐怕是尔冬升对拍摄《我是路人甲》耗费心血的最感性诠释。2012年8月,尔冬升因重拍电影《三少爷的剑》前去横店找徐克探讨3D拍摄方式,却机缘巧合间发现了名叫“横漂”的群体。谈及他驻扎横店的岁月,尔冬升感触最深的是这些人不被尊重,比如群演是没有“资格”坐在桌子边吃饭的,“我在拍《大魔术师》时所有群众演员是有桌子、椅子坐着吃饭,一开始是同情他们,后来觉得他们并非是中国最惨的人。”
戏中主演都是真实的“横漂”路人演员,被问是否不够“商业”,尔冬升坦言该片也有商业包装,所以才邀请袁咏仪、林更新、蒋梦婕、吴彦祖等客串,“我有监制和出品人身份,市场考虑是有的。但我们没想过一定会成功的。拍摄前期,我们有过风险预估,这些都是电影工业化的想法,必须有些明星和名导演出现在里面。”
《路人甲》尔冬升:不要和我谈IP
◎谈导戏
自曝片场脾气大但是不会骂演员
《我是路人甲》中有一段宫廷戏,片中一位演员不断忘词,客串导演的尔冬升在现场发起脾气。尔冬升坦言,自己在剧组中的脾气要比在戏里呈现的还要大,因为一旦开拍,效率低下以及不断重复错误是导演不能忍受的,“但是我不会骂演员,演员都是感性和脆弱的,他们需要被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