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总算打破了笔者几日来戛纳观影的失望,让人看到一部从始至终都维持了大师水准的作品,剧情发展虽如现实生活般平淡,却毫不肤浅,既有如《儿子的房间》中真实动人且细腻入微的家庭温情,又延续了如《教皇诞生》中犀利的批判讽刺和足够机智的嘲讽幽默。

甚至与伍迪·艾伦本尊的新作《无理之人》相比,这位“欧洲伍迪艾伦”的作品更显深厚,绝非“抖机灵”的跌宕小品,却是平凡中点缀着幽默智慧,不经意间流露深度的大师范水准之作。
“生活中的现实与梦境”这一次成为莫莱蒂在《我的母亲》中探讨的主题,虽然“母亲”是电影标题,但实际的主角却是“母亲”的女儿,一名在戏剧与现实生活中穿梭的女导演,而导演莫莱蒂本人则饰演了女导演的弟弟,与姐姐共同照顾生病的母亲。
女导演在拍戏时要张罗整个剧组,并面对一名疯癫蹩脚的美国演员,回到现实生活中,要独自料理生活中各种琐碎还要照顾生病的母亲,幸而年少正在学习拉丁语的女儿足够乖巧,而年迈的母亲虽是虚弱却总能幽幽地说出几句智慧金句,安抚紧张的心灵。

《我的母亲》有笑有泪 大奖有望,
主角的女性身份与特质让人物在现实、电影以及梦境之中的穿梭显得更加敏感和情绪饱满,无法承受也好,迷茫仓皇也好,生气崩溃也好,沉静淡定也好,都淋漓地体现出生活中人性的丰富与真实。
电影中人物的生活如现实般平淡,没有惊涛骇浪却也起伏有致,平静美好得没有一丝涟漪的不是真实生活,更像童话或漫画,比如让人失望的《海街日记》;而一波三折不让人放松一刻神经、无法获得一秒喘息的则是好莱坞的工业产品,它只负责挑动人们麻木了的神经,却不负责关照现实生活的松弛有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