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认真没用,电影不是你想拍,想拍就能拍
正如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入电影行当的人也都应该懂得“电影既是商业,又是艺术,也是技术(排名不分先后)”。所以“商业消费品”这个说法没问题,问题是,按照“商业消费品”标准来看,电影版《何以》只在市场和销售环节做到了“不将就”,产品本身的质量却距离“合格”还有很远。
标准商业片讲究类型化、高概念化。主题浅显没关系,情节老套也没关系,只要按照产品规律去“研发”,就能做到让人感动哭开怀笑。
《何以笙箫默》小说受到热烈追捧,电视剧获得不错的收视率,都说明这一IP本身具备很好的商业开发基础:成功人士坚持真爱,突破各种艰难险阻,苦等多年终于修成正果。
作为制片方,买到了电影改编权,既然这么认真,为什么不请有经验的“研发团队”做好剧本,不请行活儿过硬的团队做好制作呢?这不是一个反问句,而是确实令人匪夷所思的一个特殊疑问句。
《何以》遭吐槽 黄晓明不惧被批 精彩
有些人怀疑制片方的认真态度,直接将其斥之为“想赚快钱”。但我看完全片,感受到的非但不是“不认真”,甚至还是“很认真”,只是这个“认真”。
是初学乍练的“认真”,是缺少灵气儿的“认真”,是对电影本体只理解到皮毛的“认真”,就像一个孩子,认真地说着每一句话,但说来说去只会用那几个词来表达意思。
电影这个行业,不是没有门槛儿,而是门槛儿在里面。谁都能当编剧当导演,但不代表谁都熟练掌握叙事技巧和视听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