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4月19日晚,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落幕了。相比于奥斯卡式高大上的优雅学院风,香港金像奖更显得平淡无奇了,而一向偏爱“港味”的金像奖今年也没有太多的好港片了!
今年金像奖的舞台在颁奖台背景处堆砌了一堆闪瞎眼的LED屏幕,但纵然同样的画面被Ctrl V刷存在感这么多次,整场颁奖晚会还是让人看得昏昏欲睡——原因很简单,第一没好片子,第二没大悬念。
这不仅是金像奖的尴尬,更是香港电影和华语电影的尴尬。偏爱“港味”的金像奖今年已经没有太多纯正港产片可以坚守,挑来选去到底是把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等5个奖项都给了许鞍华的《黄金时代》,使其成为相对而言的大赢家。
提名阶段领跑的《窃听风云3》获得最佳编剧和男主男配,也算小胜一局。赵薇则作为唯一获奖的大陆演员,不太意外地接过了影后奖杯。
本届金像奖自带满格吐槽能量,刘青云走三次红毯获两个影帝提名命中一次,王菀之一人包办五项个人提名命中两次,演员青黄不接,提名大有狼少肉多之嫌;技术奖项如同分猪肉家家有,《太平轮(上)》分到的居然是剪辑奖,连主演章子怡都绷不住了……种种征兆表明,金像奖才34岁,就已经未老先衰了!
早衰征兆一:纯正港产片气数已尽,评奖矬子里拔大个儿
金像奖未老已先衰 港片气数已尽,
像《一代宗师》那样既饱含文艺逼格又体现工业规模的港片,基本上等十年也出不来一部,所以盼望着一部电影像《一代宗师》那样横扫12项大奖盛况再现,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退一步讲,就算让许鞍华自己跟自己比,《黄金时代》这部以大陆东北作家群为主角的电影,也远不如当年《桃姐》那样能揪住港人的心。黄秋生在今晚的颁奖晚会上说,“香港电影和金像奖的生命力都好顽强”,但这话明显也说得底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