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很少踏足影院的观众,他们可能是军迷,可能是兔粉,可能是自干五,可能是工业党,他们很多人真得从未听说EXO,却对影片中的所有武器装备如数家珍。这是一群看到武直10和96式坦克就会飙泪的人,大多数影视从业者很少接触,甚至不会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更习惯于假设去看电影的总是自己的同类,这大概是做出错误判断的最重要原因了。
擅长预言某某绝对拍不出啥啥的影评人
影评人同样不爱《战狼》,但是呈现出来的状态要比圈内人“酷”得多,大多数人根本不屑于讨论这部影片。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比如抢购北京电影节上映的老电影门票,这才是高逼格行为,聊《战狼》太掉价了。但是少数知名影评人的寥寥数语却很有代表性,声称看《战狼》看得很“羞耻”,到底哪里羞耻了也不知道,看得旁人一头雾水。
既然不知道,我们也不管他。可以确定的是,《战狼》,或者说优秀的国产战争动作片冲击了很多影评人的狭隘文艺观。因为中国的影评人都是看着外国或港台经典成长起来的,尤其在所谓的类型片领域,内地影片才刚刚起锚,属于蹒跚学步的阶段。通过模仿和试错,我们已经能够制作比较上档次的古装大片、公路喜剧、爱情喜剧和青春怀旧电影,但这些要么一直是我们的优势,要么门槛低一些,容易山寨,而且各国都有。
唯有在战争类动作片这一项上,多年来毫无建树,而这一类型可谓现代电影工业王冠上的一颗宝石,只有好莱坞拍得起,拍得好——美国自称第一,就没有其他国家敢当第二。但现在呢,凭空冒出这么一部所谓“土鳖”的战争片,即便被批“没法跟美国大片相比”,听起来也像是表扬呢,就好比有人说你唱歌比不上张学友,这算挖苦还是赞美呢?
《战狼》占了什么光如此嚣张气焰
这件事情对于影评人有什么影响?影响大了去!因为大家以前都或多或少说过“中国永远也不可能拍出这个”,或者“中国永远也不可能拍出那个”之类的话。但是《战狼》证明他们的预言是错误的,即便有点粗糙,但那股子生机勃勃的劲头着实可怕,就好像中国飞速升级的工业产品,谁知道它们什么时候就在一夜之间铺满全世界。没错,《战狼》最可怕的就是它的速度,迅猛地完全超出了影评人的想象力,让他们哑口无言,只好装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