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防晒衣主要是为了防止阳光中的紫外线中波和长波对人的伤害。近些年来开始流行的防晒衣,就是用特殊防晒布料做成的,原理很简单,在布料中加入防晒助剂,或是对布料进行厚整理,即在织布料的时候将密度造的大一些。
为了衡量防晒衣是否合格,卫生专业引入一个概念——紫外线防护参数——UPF,即在皮肤无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再在皮肤有纺织物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这两者的比值。
在2011年1月1日,我国颁布了纺织品最新的评定标准——《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里面规定,当产品的UPF 大于30且UVA 透过率小于5%时,才可以被称为“防紫外线产品”。
据专家介绍,专业的防护服的确可以防紫外线、防辐射,但是有很高的造价,一般人是无需去穿这种特殊防护衣物,仅适用于特殊人群。至于市面上出售的防晒衣,面料指标说不清,作为“防晒”产品,防晒指数是一项关键的指标,但是商家将关注点放在衣服颜色、舒适程度、品质或是外形上面,一旦涉及防晒指数,商家就含糊其辞。
不仅如此,针对商场里销售的无说明的“防晒衣”,不容易检测其防紫外线的功能。目前,只能做到对衣物的外观、面料、纤维含量等进行检验。
经检验,市面上的防晒衣的面料一般分为涤纶和聚醋纤维两种,虽然这两类衣物的耐光性比针织类的服装要好,但这两类服装容易带静电、吸湿、透气性差,穿着会感到闷热,尤其是对于皮肤敏感的人,最好不要穿,否则可能捂出痱子,甚至会起湿疹。
对于现今盛行的价格便宜的防晒衣、空调衫等,消费者完全没必要跟风购买。它们充其量仅仅起到了普通长袖衣的防晒作用,研究发现,普通衣物的UPF 也在基本大于30 ,因此,防晒一件长袖衬衣或T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