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盖顶令人惊叹
据了解,施工人员是在开挖路基时,在土层下方发现墓室结构的。整个墓室呈长方形,左右侧墙为青砖砌筑,前后两端都是整块的平整石板,封得严严实实。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墓室顶部同样也是青石材质,5块巨大的长方形石板拼合在一起,显得异常坚固。
石板每块都有2.5米长,宽约60厘米,厚约30厘米,重量超过1吨,墓体直径超过5米。很难想象,古人建造这样一座大墓,是何等艰巨的一项工程。
当晚11时许,古墓地下部分的挖掘清理工作正式展开。青石盖板掀开后,考古人员进入墓室内部,开始逐层清理墓中杂物,小心翼翼地搜寻里面可能遗留下来的随葬品。可是,期待中的惊喜却迟迟没有出现。几个小时过去,考古人员除了找到一些棺材钉和碎木片,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随葬品——哪怕只是一根人骨、一块瓷片。
出土方砖或为“买地券”
这时,墓室一端呈斜靠着的“大青砖”,重新进入到了考古人员的视野中。9月5日凌晨2时45分,此前一个小时就已清理出来,但仍按原样摆放着的扁平方砖,被从墓中取到地面。考古人员将它翻转过来后,人们借着微弱的灯光,才发现上面竟用红色颜料,写着工整的楷书文字!只能勉强辨认出“尚源”、“坐落”等少数几个字,但根据有限的线索,考古人员仍然得出了初步的判断。他们认为,方砖上的红色字迹为朱砂书写,出土文物应该是个“买地券”。
“买地券”又称“幽券”、“墓别”、“冥契”等,是中国古代葬俗中,生者为亡者向阴间求得亡灵栖身之地的契约证据,此物置于墓中,据说可保死者墓地不受侵犯。说得通俗点,“买地券”就相当于死者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的“地产证书”。
“买地券”多为手工刻写,或用朱砂书写。券文内容一般包括墓主原籍、姓名、生卒时间、墓地范围、立券时间等,并撰有墓葬神煞、道教咒语等。不过由于字迹掉色,从此次发掘到的“买地券”上,难以辨认出该古墓的可靠信息;加上考古现场没有发现墓志铭,墓主人身份或许将会成为一个难解之谜。考古人员根据墓砖特征作出判断,认为此次在凤凰岭工地内发现的古墓,很可能是一座明代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