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山西沁县南涅水村的一位农民在涅河北岸取土,一镐下去,将一个巨大的埋藏佛像的地穴暴露在天光之下,随后由山西省文物工作考古队发掘清理,先后出土各类石刻造像2139件。这批佛教艺术品主要分为碑文石刻、造像石塔和个体造像三大类型。塔形造像以四面开龛造像的方形石块叠垒而成。
据石刻题记,这批佛教造像和石刻主要是北魏永平三年(510)至北宋天圣九年(1031)的作品,跨越北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十国和宋朝,历时近6个世纪,其所使用的材质是沙岩,风格粗犷,雕工朴拙,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