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石大斧:姓石,因善砍斫功夫而得此绰号。 1919年到台湾谋生,日本武士山边田夫找上门来。交手后拳脚交加,力凶势猛,石大斧先是躲避,当对方腾身飞脚踢来时,他侧身退后,并起五指狠力一斫,掌到处,山边田夫的小腿应声而折。
12、李晓臣( 1876- 1973):河北冀县李家庄人,在清朝会友镖局里走过镖,在慈禧面前表演过八仙庆寿剑,教过京剧武生宗将杨小楼在演《安天会》即《闹天宫》中猴拳动作,教过京剧旦角大师梅兰芳演《霸王别姬》中的舞剑手法,开过鼎盛一时的 “武术茶社 ”,主持过名声赫赫的 “北京精武体育研究会 ”。日本侵占北京后,会八卦和柔道的日本军官武田西找他较量。先比拳,两次都被他打倒在地,接着比日本战刀,来往不到一分钟,就被他一脚踢飞了战刀。在南京与日本人比武,让过对方三拳后,他大喝一声 “你下去吧! ”猛起一拳把对方倒栽葱打下台去。解放后在怀仁堂为毛主席和中央首长作过精彩的武术表演。13、吉万山: 1903年生于河北献县的农民家庭。 1933年 6月,以摔跤著名,自称 “走遍欧亚无敌手 ”的俄国大力士杰力柴夫来到哈尔滨四处寻找对手,欲与吉万山见高低。比赛开始,吉万山见其扑来,向右一闪, “顺手牵羊 ”抓住对方双臂猛一带,带个趔趄,顺势左足插进对方裆间,用 “鬼推磨 ”招数,贴近对方身体全力一推,把他四足朝天撞倒在地。杰力柴夫恼羞成怒,起身一记耳光打来,吉万山左手一挡,右足插进,扣住对方脚跟,一个 “虎拉头 ”拳身齐进照准他左肋就是一拳,打得杰力柴夫 “哎呀 ”一声倒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第二天悄悄溜出了哈尔滨。
14、沈三:北京著名摔跤师。 1934年在北京一举击败俄国大力士麦加洛夫, 1945年卒。
15、李小龙( 1940.11.27- 1973.6.8):原籍广东,精习咏春拳,自创 “截拳道 ”。 18岁赴美留学。留学期间,会空手道,又是三段拳手的日本留学生山本向他挑战。三四个回合后一记鞭拳就把山本打倒在地,山本站起反扑,被他虚晃两招,突然侧身飞踹,再次踢倒在地。大学毕业后,李小龙在西雅图办起一个武术馆,许多日本空手道、南朝鲜跆拳道和美国拳击好手找上门来都败北而去。有一次在美国唐人街,他见四个持刀歹徒正胁迫一名华人少女,便立即上前解围。赤手空拳,以一对四,把他们统统打倒在地,名震纽约。在到泰国拍摄电影《唐山大兄》时,他曾与泰国拳王察猜(译音)比武。拳王向以手力快猛腿力雄劲著称,往往在一两回合内把对方击倒不起而称雄,取得多届冠军,被称为 “无敌手穿云脚 ”。激战多时,最后李小龙施展其绝招 ————厉害非常的 “连环三脚 ”将对方击倒。
16、孙禄堂:大约 1923年,日本武士道大力士阪垣奉命来北京找他比武。孙闪展腾挪,竟使其无用武之地,而孙以顺化点穴等手法出击,终使之服输。 1930年秋,日本六名武士到上海虹口孙禄堂的住址找其比武,自称拳可推动千斤,脚可踢动八百。孙躺在地上,让其一人按住头,两人按住脚,两人各按一手,一人发号施令。当 “一二 ”刚过, “三 ”字尚未出口,孙即使用游身八卦法,一个 “蜈蚣蹦 ”便从地上跃起,五个日本武士都跌倒了,爬起后大惭而去。
17、张福全: 1941年在成都, 25岁的张福全应战 ╳双流飞机场的美国顾问、空军上校彼尔逊,赛前规定不准用腿。开始时,彼尔逊一路直拳直攻张头部,当双拳逼近眉睫一瞬间,张一个 “燕子钻帘 ”势,突然腾空而起,挥手一招 “洗脸破面 ”,一拳打得彼尔逊鼻血迸发,跌坐在地。爬起后改用横拳进攻,张福全一个低身躲过对方横拳,贴近对方,一记 “通天炮 ”击中下颌,打得彼尔逊拔地而起,昏倒在地。
18、蔡龙云:全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武术研究院教授。 1943年 12月西洋拳击界正式提出要与另武术界进行对抗赛,上海武术界著名技击家王子平、蔡桂勤(龙云之父)等毅然应战,选出八名选手与决斗。蔡龙云在八人中年龄最小,只有 14岁。 12月 13日,蔡龙云与西洋拳击界名手、俄籍拳师马洛索夫对垒。马索洛夫约 30岁,体形魁梧,技术全面。对搏开始后,以直拳猛击蔡的脸部。蔡以少林拳的 “连环 ”手法和华拳的 “迎面三腿 ”反击之。 “迎面三腿 ”用得最为精妙,打得马索洛夫防不胜防,仅两个半回合,嚣张一时的马索洛夫就被打翻在地,再也爬不起来。 但马索洛夫并不甘心,又以 “唯用拳击而非腿 ”相挑衅。三年之后,他挑起美国重量级拳击手鲁塞尔(黑人)与蔡龙云打擂。蔡龙云再施绝技,用少林拳、华拳的拳法击败鲁塞尔,威震上海十里洋场。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在赠给蔡龙云的诗中写道: “少林拳击进莫当,动迅静定力蕴藏,蔡君得之制强梁 ……一洗东亚病夫耻 ”。
19、蒋浩泉:原任安徽大学体育教研室主任、教授,精拳击和逍遥掌。抗战爆发,为慰问前方抗战将士和救济孤儿募捐,他在重庆、上海等地连打了十几场拳击,场场皆捷。先后击败英国拳击手史蒂文森、美国莱州业余拳击冠军白克勒等外国拳击名手,威震拳坛,被誉为 “一代拳王 ”。 1947年为上海孤儿院筹集营养费资金,他与俄国拳师马克诺夫进行了一场拳击比赛,仅四个回合便将对方打倒在地而取胜。20、黄赐福:原籍广东台县,善白鹤拳。 1981年秋冬间,向号称常胜将军的泰国拳师阿也氏挑战,苦斗十回合,终于战胜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