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不仅能够超越日本制造,而且称霸世界也只是时间问题。
最近两年,随着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人们对中国制造的未来忧心忡忡,甚至有唱衰者以为中国制造现在腹背受敌(前有美国、日本、德国,后有印度、越南、泰国等),终将有被替代的危险。而凭着对中国制造的深入了解,笔者反而相信中国制造不仅能够超越日本制造,而且称霸世界也只是时间问题。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制造拥有诸如广阔的内陆发展腹地、完备的产业配套条件、巨大的消费市场支撑以及发愤图强的制造业者等多方面优势。广阔的内陆发展腹地
中国制造
自2008年前后开始,中国长三角、珠三角的企业开始了向土地、劳动力和基础资源品等各方面成本都更为低廉的中西部转移的浪潮。
虽然企业家们不时抱怨,中西部的投资环境不规范,政府招商"进得去,出不来",但毕竟中国是一个同质性极高的国家,其转移成本和转移难度比转移到完全不熟悉的国外要低得多。
最近几年,在东南沿海制造业差强人意的情形下,河南、四川等中西部人口大省制造业的兴起趋势明显,东部农民工总量增幅回落,中西部则持续增长,就是这种现象的重要反映。
这种转移使得中国内部形成了一定的产业梯度,有利于整个国家的平衡发展。
再加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显著改善了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得以逐步消除,这些都为这些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中国制造可以以空间换时间,得以喘息,得以继续发展。
国家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
完备的产业配套条件
经过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的产业配套条件,这是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拥有的能力。
前些年,在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浪潮中,外商投资之所以青睐中国的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中国的配套条件好。
反过来,又由于大量外资企业在国内的运营,进一步完善了产业配套条件。
一直以来,许多人认为,中国制造的唯一优势是通宵达旦的廉价工程师、流水线上不分昼夜的工人、以及各公路上深夜疾驰的货柜车司机等等......这些都是事实。
正因为这种优势延续了足够长的时间,才使得中国制造的产业配套能力变得无以伦比。可以肯定,未来十年、二十年之内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复制这种能力,即使是美国也做不到这一点。在这个基础上,只要循序渐进地升级技术和管理,逐步提升研发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中国制造将变得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