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鸟类出现的历史可能还要比之前认为的要早五百到六百万年。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自然通讯》杂志如是报告,在中国东北地区发现了两块化石碎片。通过对这种迄今还未知的物种的分析表明:早期的鸟类在距今1.3亿年前的早白垩纪就已出现。
这个研究团队的率领者——中科院的古生物学家王敏将这种物种命名为“弥曼始今鸟”(拉丁学名:Archaeornithura meemannae),并将其归类于今鸟型类(Ornithuromorpha)。今天所有鸟类都是从这个类别的演化支系进化而来。
中生代(约始于2.52亿年前,结束于约6600万年前)鸟类的化石记录是十分罕见的。因此人们对现代鸟类祖先的早期演化史知之甚少,所以这个在中国东北的河北省四岔口山谷(丰宁满族自治县境内)的发现尤为重要。古生物学家王敏和他的同事们刊载在杂志上的文章如是描述:这两块化石几乎完整地将羽毛保存下来,其中包括短小的、无羽轴的羽毛。从动物构造学上可以表明,这种生物能灵活机动地在空中飞翔。与文章一同发表的复原图使这种动物看起来像一只身披栗色羽毛、头戴闪蓝色羽冠的椋鸟。
这种鸟的胫跗骨(一块小腿骨)上没有羽毛。据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这种鸟有涉水的生活习性,就如同他们对其它发现在相似环境的早期鸟类化石的推测那样。
早期的鸟类在距今1.3亿年前的早白垩纪就已出现
虽然始祖鸟的生存年代更早,但并不是“成熟的”鸟类
这种最新发现的化石样本是目前今鸟形类最古老的成员。而迄今发现的,比弥曼始今鸟更原始的史前鸟类只有始祖鸟,其化石发现于弗兰肯汝拉山脉的索伦霍芬地区的板状石灰岩中,生存年代被确定为距今1.52亿至1.4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然而严格来说,始祖鸟并不是“成熟的”鸟类,而是一种“初龙”,相当于恐龙与鸟类之间的过渡物种。鸟类可能从手盗龙类(兽脚类恐龙的一个子群、两足行走、其中大部分是食肉动物)演化而来。
身披羽毛的小型盗龙类恐龙和鸟类的界限并不明显:像始祖鸟这样介于恐龙和鸟类之间的过渡类型的化石发现有很多。恐龙和鸟类是通过身体特征加以界定的,现代鸟类不像它们的早期祖先那样明显地通过尾椎骨帮助飞行,而且鸟喙里也没有牙齿。通过现代鸟类骨骼结构的更多细节,也可以同它们的早期祖先盗龙类加以区分。
德国网民评论:
短小而重要的说明:这种鸟显然不是通过文中所述的那些“短小的、无羽轴的羽毛”来飞行,否则这种动物根本飞不起来。复原图和化石图片上的印迹很好地说明了,这种鸟已经进化出“现代的”、带羽轴的长形飞羽。
摘自文章:“严格来说,始祖鸟并不是成熟的鸟类,而是一种“初龙”,相当于恐龙与鸟类之间的过渡物种。”这就奇怪了,鸟类怎么既是恐龙又是初龙?
回复楼上:
这是个看法的问题。根据生物系统分类学,鸟类是作为初龙类的一个子分类的。但由于初龙类的演变产生了一类新型的脊椎动物,所以鸟纲最终从爬行类或者说蜥形纲之中明确分离出来。
中科院的古生物学家王敏将这种物种命名为“弥曼始今鸟”
回复楼上:
如果鸟类是初龙类的一个子分类,那么就不应该把鸟纲从初龙类中分离出来,这样分类是成问题的。因为从“我们人类”的角度来看,“一类新型的脊椎动物”是彼此完全不相干的。那么鲸鱼、海豹和蝙蝠是不是要作为一种新型的脊椎动物从哺乳纲分离出来?
回复楼上:
哺乳动物也是从爬行动物演化来的,难道因此我们是爬行动物?把哺乳纲单独划为一个分类是完全合理的。追根究底所有真核生物都起源于鞭毛虫,照你说的,鸟也“是”鞭毛虫?人也是鞭毛虫?。关于始祖鸟“已经是一种”鸟类或者“还算不上”鸟类,这个问题古生物学家还在争论。它大概一半是鸟类、一半是爬行动物。
回复楼上:
对于你的第一个问题:我回答“不是”。因为爬行动物(即蜥形纲)只是羊膜动物的一个“并系群”,羊膜动物还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兽孔目动物(即哺乳动物的祖先),哺乳动物只能说是是羊膜动物(蜥形纲也是)或说成是羊膜动物中的单孔类(蜥形纲的姐妹类群),而不能说是爬行动物(即蜥形纲)。你的第二个问题:当然,鸟类确实有它们自己的特征,但它们仍然属于初龙或恐龙。这就是为什么文章中的那个句子没有什么意义。最后一个问题:不是,因为鞭毛虫是所有其它支系出现前的一个单系群,说人是鞭毛虫演化而来就像说人是腔棘鱼演化而来一样,腔棘鱼这一类群尽管在生物分类系统中接近最早的四足动物,但后来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更早的支系演化而来的。“胫跗骨(一块小腿骨)上没有羽毛。据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这种鸟有涉水的生活习性。”几乎所有鸟类的小腿胫骨都没有羽毛。鸡、山雀、老鹰和蜂鸟难道也可以归结为“有涉水的生活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