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过中间商购买美国国债的原因现在已经显而易见。鉴于资本流出和经济疲软导致人民币贬值,公开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将给人民币带来额外的下行压力,而这是中国不希望看到的。
推动这些购买行为的不是有利于出口的干预目的,而是更基本的需求:将中国贸易盈余放在一个规模和流动性都足以支撑它的市场中。只有美国国债市场的规模和深度才足以支撑每年近1000亿美元的资本流入。中国根本没有抛弃美国国债,实际上,中国减少购买美国国债完全不是中国政府的选择。
如果中国真的要开始减持美国国债,就必须至少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两个:第一,中国经济重心从出口和投资转向国内消费;第二,人民币国际化;第三,中国必须找到一个安全、稳定的新市场,以存放其过剩的流动性。
中国通过中间商购买美国国债的原因现在已经显而易见
前两个条件将解决中国的长期问题,即出口收入以美元计价。中国旨在将出口导向型经济转为消费导向型经济的努力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的外汇储备将不再以只能投资于美元资产的美元为主。
遗憾的是,目前中国经济尚未出现转型迹象。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家庭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占比为35%,仅相当于美国家庭消费占其GDP比例的一半。
中国经济完成转型前还将依赖美元
而且,这个比例自2008年以来几乎没有太大变化。其根本原因是,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均导致大部分收入流入少数精英阶层或政府手中,而不是流入最有可能消费的普通家庭手中。在中国经济完成转型或中国政府愿意容忍经济大幅减速之前,中国都将继续依赖出口以及以美元计价的出口收入。但是未来人民币必将踩着美元的肩膀站着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