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北京干扰或者摧毁美军拥有的这些先进“耳目”,情况会如何呢?如果这就是目标,中国军事行动就可能会在网络空间展开。北京可能会对世界各地的美国指挥与控制中心发动大规模网络攻击——试图致盲美国,破坏美军实时监视战场的能力。这种打击,可能会来自第三方国家(或者起码看上去是代理服务器所为)。虽然美国会很快发现自己的系统受到攻击,但它可能不清楚是谁发动的——起码不是立即就清楚。中国会占有优势,至少目前是这样。
下一场打击会在美国能够察觉谁正在打击其主要军力核心之前到来——这场打击会留下中国所有的“指纹”。北京接下来将开始攻击美国军用卫星,试图摧毁华盛顿庞大的情报搜集机器和通信系统。在这一时刻,战争已经明确无误地开始,谁在背后策划了这场战争也已经没有悬念。在首先致盲敌人后,中国又将怎样做呢?西方最近大量的研究成果都表明,在与美国及其盟友的冲突中,中国会利用自己几十年来开发和部署的大量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包括总体命中精度很高的短程、中程和远程武器,以及得到大肆宣传的反舰弹道导弹——“航母杀手”。
中国反航母导弹攻击航母想象图
在华盛顿及其盟友的C2和C4ISR系统陷入瘫痪后,中国版的“震慑”就会充分展现。北京会从陆地、空中和海上发射大量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可能的目标有美国及其盟友的空军基地、停机坪上的先进军机、指挥中心,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美国海军战舰。中国会试图在一次猛烈打击中造成很大破坏,并希望打击足够强有力,从而使美国和盟国的反击手段减至微不足道,或者根本没有。
美国和盟友能顶住吗?
奥巴马和安倍
从广义上讲,对于上述情况,美国和盟国的计划人员至少近10年以来就一直在考虑。虽然美军的一些军事计划(如曾被称为空海一体战的作战理念,以及把兵力分散在整个太平洋地区的努力)试图防止这种可能性,但在上述猛烈炮火之下,美军的状况将会如何呢?
多年来,我一直推崇导弹防御系统(设想一下朝鲜或者伊朗对美国及其一个盟国发动单独一场或者小规模的导弹打击),而类似中国式的袭击不在此类之列。我当然明白,在中国导弹的打击之下,导弹防御体系或许可以发挥作用,但也只会延缓中国的饱和打击,而无法彻底阻止。这种挑战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中国对太平洋各地的美国盟友发动一场大规模导弹打击,简单地讲拦截武器是不够用的,即便假定拦截并摧毁的概率达到100%也是如此。你说制造更多的拦截武器吗?这些拦截系统造价极高,而且中国也可能因此制造更多导弹来对付它们,从而使问题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