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芳珪团:抢防南口御强敌1937年7月29日、30日平津相继失陷后,日本在挑起淞沪战役的同时,又调集重兵南下,妄图南北夹击,速战速决,进而侵占全中国。为此,7月31日日军沿平绥线推进,在昌平集结重兵,准备进攻南口,目标是攻占山西,夺取重要战略物资煤炭。发生在8月初的南口抗战战事激烈,史称“南口保卫战”。南口是京畿名镇,京张铁路通车后逐渐成为一个重镇,它既是燕山山脉与太行山山脉交会之处,又是到达八达岭的唯一入口点,与居庸关、八达岭同为重要交通要冲。日军为实现其经由华北征服中国的野心,8月9日大举进兵南口,投入7万余人的兵力,主力部队为板垣师团、铃木师团、山下旅团和酒井旅团,配备300门火炮,另有航空飞行大队、战车队、化学部队协同作战,战前扬言,“三日内攻占南口”。中国参加南口战役的军队6万余人,以南口为中心布防,阵地东起德胜口、苏林口,西至镇边城、横岭,战线长达90公里。中国军队十三军奉命抢防南口,八九师五二九团团长罗芳珪率部为先头部队。
罗芳珪(1907-1938),湖南省衡东县人,黄埔军校四期毕业,1934年擢升五二九团团长。战前,他把怀有身孕的妻子从驻地送回老家,以便全身心投入战斗。8月1日,罗芳珪团从大同乘车,冒着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赶赴南口前沿阵地。到达指定位置后,在龙虎台、南口火车站、南口村一带迅速构筑防御工事,进行战前准备。8月8日晨,战役打响,日军炮火向南口中国军队进行猛烈轰击,日机轮番轰炸,五二九团一次次打退日军进攻,坚守阵地,直至深夜,奉命战略撤退,放弃南口车站,退守龙虎台。
8月10日,日军发动总攻,龙虎台首当其冲。为减少伤亡,罗芳珪果断下令守军暂时撤退,当日军刚刚占领龙虎台,未及站稳之际,罗芳珪率兵全力反击,五二九团官兵个个奋勇争先,与敌展开肉搏,尽管日军派来增援,仍未能夺得龙虎台,三个多小时的血战,五二九团官兵依然斗志昂扬,坚守阵地。8月12日后,日军多次向南口东西两侧山地和龙虎台阵地进攻,均被击退。8月13日,日军派出战车向五二九团一营阵地发起猛烈攻击,罗芳珪见到阵地即被攻破,下令官兵进行阻击,即使剩下一兵一卒也决不后退。他亲临指挥,与部下研究爆破战车、破坏其履带使之难以行进的办法,同时研究接近战车、攻击其了望孔的方式,挑选精兵,分成两批,一批带手榴弹,滚身接近战车,用手榴弹炸毁履带,使战车瘫痪;一批利用履带毁坏之时,攀上车顶,用手枪从了望孔射击,击毙驾驶员。按此方法,日军战车被击毁多辆,动弹不得。等日军清除了废战车,继续进攻时,早已严阵以待的五二九团官兵改变战术,等战车经过后,以密集火力,专门攻击跟在战车后面的日军步兵,步兵夹在隘道中难以招架,被打死数百名,剩下的狼狈逃回。
在6天的南口战斗中,罗芳珪团与敌反复争夺,重创日军,五二九团也伤亡惨重,在无兵增援的情况下,他们服从上级命令,拼死坚守,罗芳珪亲临战场指挥战斗,几个昼夜没有休息,他表示,愿与全团官兵一起与阵地共存亡,全团官兵无不感奋,振臂高呼:“誓死不退!”8月14日,罗芳珪身负重伤,仍大声呼杀,不下战场,全团官兵大部牺牲,但士气旺盛,同仇敌忾,视死如归,与敌激战不止。8月27日,《中央日报》对战况进行了报道,《大公报》记者范长江亲临前线采访,连续发表战地通讯,赞扬五二九团英勇杀敌的事迹。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发表时事短评,高度评价南口保卫战,罗芳珪团的英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
8月26日,南口战役参战部队奉命突围,罗芳珪团随后转战晋冀豫三省,继续战斗,予敌重创。直至1938年春,该团参加了着名的台儿庄战役,罗芳珪在徐州会战中壮烈殉国,12天后,他唯一的亲生女儿罗本忠在湖南老家降生。1988年,罗芳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陈锡联团:夜袭阳明堡机场1937年10月,侵华日军在平型关遭重创以后,改变作战部署,突破晋北防线,沿同蒲路直扑太原。忻口会战中,八路军陈锡联七六九团在山西代县阳明堡夜袭日军飞机场的战斗事迹被广为传扬。
陈锡联(1915-1999),湖北省红安县人,出生于贫苦的山区农民家庭,14岁时毅然参加红军,投身革命。红小鬼的他作战英勇,冲锋在前,很快崭露头角,17岁时任团部政治指导员,18岁时升任政治教导员、团政委。1937年8月,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22岁的红军师长陈锡联被改任为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团长,作为先遣团,奉命插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
10月中旬,七六九团来到山西代县南苏郎口村。这里是滹沱河东岸的一个村庄,顺河南下即是忻口,战事正隆,不时有日军飞机从村子上空隆隆飞掠而过。通过对敌机活动规律的观察,可以推知机场离村子不远。询问老乡,得知隔河10余里的阳明堡修有日军机场。阳明堡坐落于雁门关下,滹沱河畔。战士们纷纷请缨,一致要求端掉这个日军机场。为了准确掌握敌情,摸清日本机场的详细情况,陈锡联决定实地侦察。
来到滹沱河边,登山用望远镜观察,发现对岸阳明堡东南有一座机场,机场上整齐地排列着一架架灰白色的飞机,在阳光映照下,发出耀眼的光芒。通过询问当地老乡,进一步摸清了日军机场内外的情况:24架飞机白天轮番外出轰炸太原、忻口,晚上返航停在机场。日军香月师团一个联队驻守阳明堡街里,机场仅有小股守卫部队。当时,日军正忙于进攻太原,无暇它顾,如果趁其不备,一鼓作气,发动突袭,恰是歼灭敌机的天赐良机。
经研究制定了作战方案:一、二营各一部破坏崞县至阳明堡之间的公路、桥梁,阻击来犯援敌;三营以夜战见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场中能攻善守,曾获“以一胜百”奖旗,由三营负责夜袭机场;团迫击炮连、机枪连在滹沱河东岸构筑阵地,随时支援三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