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文革中“朱毛会师”缘何变“毛林会师”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7-27 10:28:22

  核心提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一段时期,林彪被定为“副统帅”、“接班人”,其“威望”达到空前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歌颂林彪的“丰功伟绩”,井冈山的革命历史被歪曲篡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贡献并不突出的林彪被有意地放大和美化,“朱毛会师”被篡改成“毛林会师”。

 本文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网,作者:李自华(作者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原题:《“朱毛会师”缘何成了“毛林会师”?》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由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组成的工农革命军,与毛泽东率领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组成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下的宁冈砻市胜利会师。这就是着名的“井冈山会师”,亦即“朱毛会师”。“朱毛会师”,不仅大大增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力量,而且对红军的创建和发展以及井冈山地区的武装割据都有重大意义,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这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师,多有回忆和追述。毛泽东于1936年在陕北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一九二八年五月,朱德来到井冈山,我们的队伍会了师。”朱德为会师赋诗歌颂道:“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在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而据当时在场的何长工后来的回忆,为我们描述了朱、毛初次见面的动人场景:“朱德同志抢先几步迎上去,毛泽东同志也加快了脚步,早早把手伸出来。不一会儿,他们的两只有力的大手,就紧紧地握在一起了,使劲地摇着对方的手臂,是那么热烈,又是那么深情。”

  由此看来,“朱毛会师”这一历史事件不容置疑,是不争的历史事实。然而,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朱毛会师”却诡异地变成了“毛林会师”。这完全是林彪及其党羽的无耻作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林彪反革命集团为了篡夺党和国家领导权,一方面对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进行无情的打击和迫害,另一方面恶意歪曲历史、极力塑造林彪的个人权威,为篡党夺权大造舆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一段时期,林彪被定为“副统帅”、“接班人”,其“威望”达到空前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歌颂林彪的“丰功伟绩”,井冈山的革命历史被歪曲篡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贡献并不突出的林彪被有意地放大和美化,“朱毛会师”被篡改成“毛林会师”。在1967、1968年出版的关于林彪的生平传记中,出现了“毛林会师”的说法,如“一九二八年四月由林彪、陈毅等同志率领的革命军到达井冈山与毛主席的部队会师”。林彪的党羽还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挂起了林彪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的油画。讲解员在那里向参观者介绍说:1928年春,林彪同志率领部分南昌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在这里会见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对林彪及其党羽偷天换日、颠倒黑白的丑恶行径,群众感到十分不满。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