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拒绝日本“嗟来之食”
1931年入夏以来,南方的水灾非常严重,全国都在积极为其筹集赈灾物品,沈阳也有无数民间团体发出了赈灾的米粮,国际上很多人也伸出了援手。但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汉口的百姓自发地拒绝了日本的“嗟来之食”。
来自于汉口的新闻《武汉灾民拒受日方赈米》中说:“日金城丸所运赈灾麦米,二十一(日)可运到,但武汉灾民,宁死不愿收受,以电拒该轮来汉。(二十日专电)”中国救济水灾委员会的宋子文也断然拒绝了日皇赠予的“十万圆”。
德国一家中国菜馆贴了张布告,为着日军的暴行,因此规定日本人不许进入餐馆就餐。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也发起了“华北妇女救国团”,邀请各位要员的夫人们参加以救济伤病。“九·一八”事变后,学生们反应很强烈,他们主动承担起了国家兴亡的责任。《盛京时报》1931年12月22日的报道说《义勇团陆续东进中,关外大学亦加入》:“月来南方各学校之义勇团,咸先后北上,加入前方……闻关外三大学,如东北大学、冯庸大学、吉林大学三校亦推有代表,加入该团合作。”1931年11月,冯庸大学抗日义勇军誓师成立,此后这支队伍一直奋战在抗日的前线上。 记者 张珺沈阳市民围观日本侵略者的安民布告。
《申报》关于“九·一八”事变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