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的“地下长城”:曾是林彪签发的导弹基地?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7-23 15:40:51

  导弹基地还是炼油厂

  如今,6501地下工程有3层,对外开放的仅为1层。

  《望东方周刊》记者抵达该工程的二号天井时,发现需要完全仰视,才可看到井顶,顶部狭窄,有圆弧状的井口。像发射导弹所用。

  外界推测此处为发射导弹所用。 有一些前来参观的学者认为,因为地理位置优越,6501位于湘赣鄂交界处。也有人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说事,3年经济困难时期,中印边界反击战,中苏关系紧张,“9.13”事件等等。

  最重要的是,当时炮火烧到了中国边境不远的南部地区---越南,另外,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中国的一个重要国际盟友苏联也变得不再亲近,所以,当时由“林彪提出,毛主席首肯”,要“备战备荒,准备打仗”。

  “这个地方神秘,正因为是湘鄂赣的中心,属于兵家必争之地。地质条件好,天然的花岗岩,有水有山便于隐蔽。”喻文祥说。

  这些传闻,引出一长串似乎有着因果关系的猜想。

  另外,因为洞内有大量当年标语,“抓革命、促生产、促战备”等等,加之特殊时代背景,巨额资金,水泥喷浆、苏联进口的粗螺纹钢、黑色防潮沙、军用橡胶等防水防潮设备,有人推测这个工程是为了备荒备战,才挖掘出的一个存储物品的地方。

  这个说法也未得到认可,如果只是存粮,为什么天井要修得如此之高?这些原因暂时不得而知。

  而最为权威的说法是,这个洞确实是林彪下令修建,但是其目的只是为了建立一座隐秘的炼油厂以备战争之需要。

  肖和生对该说法表示赞同,并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附和,他们认为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的周边环境日益复杂,国际形势紧张,因此要备战备荒,准备打仗。

  最大的烂尾军事工程?

  或许临湘也就从那时开始受到关注,并成为选址目标。

  开山劈石挖山洞,从临湘大坝不远处的桃林铅锌矿矿山铁路接入修建了直达大坝山洞下的铁路,如今,铁路已经拆除。

  喻文祥告诉《望东方周刊》,由于是冷战时期,当时把该项目命名为“6501”工程;这项工程也是当时的国家保密军事工程。

  “不为人知,是很容易理解的。”喻推测,当时,参加工程建设的这支隶属当时石油部的建设队伍也被称作“6501”;后来这支队伍和以后赶赴长炼建设的大庆炼建(工程建设队伍)合并成立了现在的中石化第四工程建设公司(也被人们称作天津四公司)。

  后来,有专家冒死上谏:把一座炼油厂修在洞里,如此巨洞随时都可能不同程度地产生塌方;炼油本身也要产生大量高热有毒气体,排放困难,洞内通风无法保障,在洞里稍有泄漏,后果不堪设想。

  更可怕的是,炼油为高危易爆行业,在洞内这种闭塞环境下生产,安全如何保证?只要出一丁点问题,都很可能产生连环爆炸,在洞内炼油,如同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最终,这个工程被废弃在无人知晓的深山里。

  在停工的数年后,一家炼油厂诞生。

  在距此处几十公里外的路口长岭,中石化长岭分公司(长岭炼油厂)开工筹建。

  “这个工程,应该是备荒备粮和建油厂的可能性比较大。”肖和生颇为坚定。

  “现在仍然未完全解密,根据可考的资料来看,6501工程应该是当年中国最大的一个烂尾军事工程。”临湘市政府一名不愿具名的官员告诉本刊记者。

  “6501”工程的一名工作人员曾忠明讲了一个细节,此前,他们接待了一名前来参观的老兵。老兵称,来后才发现,这是自己曾经奋战过的地方,当时却不知道自己身在何省何地,建的工程是做何而用。

  老兵曾一度在6501工程附近寻找一块墓碑,当年一名关系亲密的老战友修建该工程时病逝,长眠于此。最后,老兵失落中感慨,“时间太长了,那段岁月和记忆,可能会永远埋在地下!”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