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对越自卫反击战女兵回忆:当时如被俘虏就先自杀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7-20 11:41:32

  2009年春节期间,我们和谢楠一起来到了昆明松明县看望赵妈妈。

  记者:第几次来赵妈妈家了?

  谢楠:来了三十来次。

  记者:三十多次了。

  谢楠:赵妈妈。

  解说:赵妈妈的故事被广泛关注后,老人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元汇款,其他包括一些下岗工人,甚至小孩儿的捐款。还不断有人来家里看望。在谢楠的帮助下,赵妈妈新修了房屋。目前老人每月有三百元抚恤金,有关部门每两年还组织她和当地的烈士家属到烈士陵园祭奠亲人。

  记者:赵妈妈现在是一个人住这边?

  赵占英的母亲:一个人住。

  记者:这是你儿子的照片吗?

  赵占英的母亲:是,就他的照片。

  解说:老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变的是对儿子永久的思念。

  赵占英的母亲:就经常在这个心头想着他的模样。

  记者:这张照片他是几岁拍的?

  赵占英的母亲:这个照片可能是他牺牲那年(拍的)。

  记者:(他)其他的照片还有吗?

  赵占英的母亲:没有了。

  记者:这是唯一的一张。

  赵占英的母亲:是了嘛。

  解说:2003年,在北京打拼了18年的谢楠,做出了一个让所有朋友,甚至亲属都难以理解的举动。这一年,她从中关村某大公司辞职,举家迁到了昆明。十九年后,一次次的麻栗坡之行,与烈士亲人相见,一次次重复的伤痛。让她再也无法回到曾经的生活。

  陈晓楠:这个事情有的人可能就感怀一下,然后继续回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当中了,像你这样的等于是这个事情的冲击足以大到改变你的生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人生选择啊。

  谢楠:我不知道,我自己有时候,有时候自己都找不到源头。有的人还是很不理解的。她其实怎么会这样,但是我觉得是一种情结,这种情结我觉得它不是别人说什么你能改变的,就说我非要这样去做,我心中就是我就想这样做。

  陈晓楠:为了自己。

  谢楠:对,我要这样做了,我心里面才舒服,所以我就要做。

  陈晓楠:好像某种召唤似的。

  谢楠:那种召唤,应该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真是,就是这样的。

  陈晓楠:谢楠如今在昆明开办了一家叫“老兵之家”的茶社,很多来昆明的老兵,都会到茶社坐一坐,聊一聊,其实原本大家是素不相识的,可是一见面还是觉得特别亲,情同兄弟。老兵们每次来,一半都要到麻栗坡去看一看他们牺牲的战友,而每一次谢楠都会陪着他们一起去。

  所以她现在已经记不清自己到底是多少次会到麻栗坡了。她说其实每次都挺矛盾的,既想去又怕去,而没办法,自己这一辈子,可能都会沉浸在这样的情绪当中了。因为那一片土地,会是她一生的惦记。

  谢楠:忘不了,对我们这部分兵来说没法忘,有的月亮出来的时候,他们在那个操场里面就开始走正步。还有的匍匐前进,匍匐前进,还有侦察兵他们讲笑话,一个侦察兵的妻子讲了一个笑话,说他爱人睡觉从来不闭眼睛。

  解说:2008年谢楠憋着方坚等老兵,再次来到了麻栗坡烈士陵园,方坚在战争中失去了双眼,他受伤后第一次重返昔日战场。方坚说二十四年里来这里看看是一直萦绕在他心中的一个梦。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