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楠:谢楠复员回到家乡之后,重新拿起了书本,1987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到了中关村的一家公司工作,而后结婚生子。
当硝烟远去,一切都演变成回忆的时候,那一段岁月,在谢楠心理,好像也只是幻化成了影视剧和小说当中才会提到的一段历史。但是十九年之后,当谢楠再次踏上麻栗坡这片土地,她却非常惊讶的发现,原本以为只是为了了却一个心愿,让自己不再恶梦重现的这趟旅程,却让她感受到了太多的东西。那片土地原来一直在她心里,原来这里不只留下了她的恶梦,还留下了那么多她所珍重的生生死死,留下了她的姐妹,她的兄弟。
让她更没有想到的是,其实在那一座座墓碑的背后,那段历史仍然活着,有关老兵,有关亲属的那些故事还在继续。这一趟旅程也就此改变了谢楠的人生。
解说:梦境中不断出现的赵勇,让已过中年的谢楠再次走向了青春的战场。经过长途跋涉2003年1月26日午夜,谢楠来到了麻栗,一个人走进了烈士陵园。
谢楠:我就用那个打火机一个一个去找。
陈晓楠:就你一个人。
谢楠:就我一个人,麻栗坡是957个烈士啊,而且这些烈士,所有的陵园里面,他很难有一具全尸的,我在那种环境里面,我是一个非常胆子小的,我连我自己的父亲我都会害怕,就那么胆小的一个人,我面对957个烈士,我好想真的不怕。我不知道为什么。
陈晓楠:觉得他们是亲人?
谢楠:亲人,真的是亲人。
找到赵勇以后我送了一个很小的花圈,然后倒了一瓶茅台,就给他浇,浇了以后,给旁边的几个也浇,我就跟他们说,我说的,我说赵勇,赵勇很小他是新兵,平时不要欺负他,你们要团结他。结果我就转过背的时候,我就看那个烟,非常有节奏的那种,灭一下熄一下,灭一下熄一下。
解说:为求得内心的平静,谢楠再次来到了这片土地,然而这19年后的归来,却让她的心再也无法离开。
谢楠:当时陵园那个管理员告诉我,957个烈士,大概有300家从来没有来过,那我就问,为什么没来?他说实际很多是没有钱,我就觉得怎么会这样。
解说:这时谢楠又无意中看到了麻栗坡一个小私人照相馆的老板在烈士陵园抓拍到的几张照片。照片上一位老人在墓碑前哭泣,老人是烈士赵占英的母亲,因为没有钱,她二十年后才来到烈士陵园,看望自己的儿子。
谢楠:当时我看了那张相片,我两天睡不着觉,我当时就想什么叫烈士啊,就是为国捐躯的忠烈之士,他们的妈妈,他们的爸爸,确实是我当时我实际到陵园,我从来没掉泪,但是我听到那个故事,知道那些烈士,那种父母那样的情况,我确实忍不住了。
解说:朱孝敏并不知道老人更多的情况,根据赵占英烈士墓碑上的文字,谢楠几经辗转查到老人的地址后就立刻动身去看望老人。
谢楠:必须看她,我不看她,我就觉得我会有罪。老人80来岁了,住的那个房子没有窗户,黑乎乎的,那个整个墙壁是土。用那个塑料纸那样蒙着,那个床是那种板子杯子是湿的。还是以前她儿子的军用杯子。
这就是烈士的家庭,我再去看她吃什么,她就很不好意思,不让我看,我说老妈妈我要看。结果就是那种云南卤腐。
解说:回到北京,谢楠把赵妈妈在儿子墓前的照片发到了网上,立刻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不久一首不知道作者的“妈妈我等了你二十年”的长诗出现在网络,打动了千千万万的人。
妈妈,那一定是你,我听到了,那手工的绣花布鞋,踏在地上的声音。一直听到穿上绿色的军装。妈妈,你的哭声是那样的辛酸,我明白,你嫌自己来得太晚,太晚。我不求再有什么额外的照料,一声烈士已经足够。我只求下个清明,我的妈妈能够再来抚摸我的墓碑,因为我的妈妈没有剩下多少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