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国军老兵:闻听南京大屠杀江苏士兵掩面痛哭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7-19 17:09:14

  8月1日深夜,由104人组成的中国“敢死队”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

  杨良平是104名中国敢死队员之一。66年后,说起那次偷袭,他眼睛瞪得大大的,直勾勾的盯着聆听者。

  “偷袭的战士都很悲壮,都是从部队军官和士兵中选出的尖子兵。”因枪法准,加上做过特务大队队长反侦察能力过硬,杨良平被抽中。

  夏季深夜,给父母留下一份遗书表决心后,敢死队出发了。

  敢死队任务是摸清和消灭松山主峰的日军,夺取阵地,为大规模的炮击确定方位。

  在当地向导带领下,104名敢死队员攀爬过绝壁、以蔓藤代路径,只携带自身轻武器,开始艰苦的敌后迂回。

  由于事先对这一带地形没有实地勘察过,更没有提前为士兵们准备任何辅助攀爬工具,过程很艰难。但这支部队还是成功绕过北斋公房,突袭日军据点马面关和桥头。日军完全没有料到远征军可以绕过北斋公房天险,将这两处兵力消灭。

  在美国陆航轰炸机的强劲火力支援下,远征军袭占马面关和桥头,日军守备部队大部被消灭。日军第18师团指挥官水上源藏少将眼看大势已去,在伊洛瓦底江边一棵大树下面拔枪自杀。

  是夜,半边月亮爬上天空,杨良平说,“那是抗战八年最高兴的日子”。

  隐姓埋名:“我做了内战的逃兵”

  远征胜利后,杨良平因作战有功,晋升为副团长。

  离家8年后,他与老家父母第一次通过书信取得联系,他给家里寄去一张“戎装照”。据说,母亲拿着照片像疯了一样,在村里见人就说:这是我儿子,他成了军官。

  幸福来得很短暂。

  1946年6月26日,国共两党谈判破裂后,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第二年春天,杨良平所在的部队71军88师接到命令,紧急从云南赶赴湖南,参加内战。

  “很多战士想不开,中国人为什么打中国人?”杨良平说,战士思想纠结,部队的情绪很快受到影响。“战士觉得赶走日本鬼子,可以回家娶媳妇,孝敬父母了,不想战争又将他们拉入生死中。”

  在部队整装开往湖南时,“部队里出现了异常”,每个团都出现了逃兵,几乎一夜之间有的连跑掉20多人。

  为整顿军纪和“杀一儆百”,部队加强对逃兵的惩戒,当着千人大会枪杀一名逃走的士兵。“我要回家,我不要打仗!”那名士兵被枪决前,哭着喊回家的声音,一度让在场的很多士兵流下眼泪。

  不久,一名士兵向杨良平报告,称他们团逃跑的一名士兵被抓回,如何处决。杨良平让将人带进他的营房,由他处理。

  待那名士兵离去后,他给这名战士松了绑,在他的帮助下这名士兵离开了部队。

  部队开到湖南衡阳时,杨良平也跑了。“我真的不想参加内战,我做了内战的逃兵。”多年后,说起当时出逃的情景,他闭上眼睛,似乎在想什么。

  60多年前,在一个雨夜,这名国民党副团长经过怎么的内心纠结选择做逃兵,也许只有他知道。

  从此,他将叫了10多年的名字杨明改为杨良平。

  逃离开部队去哪里呢?杨良平不知道。反正不能回家,担心做逃兵被抓枪毙,他决定先到云南保山躲避,等形势好了后,再另做打算。

  沿途,他白天躲着睡觉,晚上走夜路。为避人眼目,他挑些山路翻越一座座大山行进,3个月后,杨良平到达保山。

  改名后的他,以躲避战火的上海人自称,在金沙江边搭建了一个草棚,靠穿越边境到越南做一些药材生意,过着隐居的生活。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