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明朝天启皇帝突然病发身亡,其弟弟朱由检被其立为皇帝。朱由检被立皇帝后让魏忠贤和其党羽日夜惶恐不安,那朱由检是用什么样的手段除掉其阉党集团的呢?现在我们来了解下吧。
按照明朝礼制,藩王进宫是不许携带兵器和随从的,因此朱由检是由传谕的宦官陪同入宫的。
当他走进天安门的时候,沉重的朱漆大门在侍卫的推动下发着令人牙酸齿软的“吱扭”声,深宫隐约可见,他竟然觉得这地方自己是如此陌生。
而在端门两侧的庑廊之中,崔呈秀额头上一滴黄豆大小的汗珠滑落下来,落在雪亮的刀锋上,竟然发出“当”的一声脆响。
魏忠贤此刻就隐藏在端门城楼上的大殿里,他只需要走到垛口处挥一挥手,那些如狼似虎的武士就会蜂拥而出,把朱由检砍成肉酱。
这是一场赌注巨大的赌博,就连一生都处于赌博中的魏忠贤都不敢轻易下注。
他甚至不敢出去偷看一眼朱由检,只是不停地在大殿里踱步,听着在垛口查看的小太监向他报告端门广场上的情况。
和他可以选择相比,朱由检却是无法选择的,当天安门的城门关闭,这位18岁的藩王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因此,他似乎显得比魏忠贤要果断许多。
朱由检踏上端门青石甬道,略凉的秋风吹到他脸上,使后背的冷汗更加冰冷。他似乎感觉到了什么,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他向两边张望,尽管他并不能透过斜格窗棂看到里面的情景,但崔呈秀仍然不禁缩了缩头。
朱由检在迈出第二步的时候,终于镇定了下来,他似乎意识到,这是他的江山,自己的祖先曾经在此皇皇然走过。因此,他忽然被一种精神所鼓舞,健步在甬道上行走起来。
这时,城楼上的魏忠贤忽然一咬牙,从大殿里冲了出去,当他一手扶住垛口,另一只手准备发出信号时,他才发现,端门广场上空空如也,而午门处的宦官正扯着嗓子喊:“信王入宫。”
“当啷”一声,崔呈秀手中的刀跌落在地。
失魂落魄之下,这位兵部大员看着城楼上茫然失措的魏忠贤,一时间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等魏忠贤从端门城楼上连滚带爬地下来,朱由检已经进了午门,直向朱由校的寝宫走去,魏忠贤来不及和崔呈秀交换意见就急忙尾随而去。当他赶到寝宫门前,却只听得里面的内阁大臣带着哭腔在山呼万岁。
魏忠贤听在耳中,只觉得膝盖一软,也不禁跪在地上,喃喃地说了声“万岁”。只是这一声,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是说给谁听的。
《近世中国秘史》卷一“思陵殉国记”,记录了朱由检见到天启皇帝后的情形。
“(天启皇)密召上入(寝宫)受禅,上(朱由检)欲辞,张后急曰:‘皇叔义不可辞!且事急矣,宜遂谢恩。’上因拜命,即匿上别宫,熹庙(朱由校)遂崩。”
当天夜里朱由检没有出宫,但魏忠贤依然没有把握住对他来说极为宝贵的这个晚上,朱由检非常安全地度过一个晚上。据说,他还曾体谅到夜间值班卫士的劳苦,特意让宦官到御膳房为这些士兵准备了夜宵,众人因此“欢声如雷”。可见,到这个时候,朱由检已经完全放松了下来,而魏忠贤一党了无声息,则大出人们的意料。
眼前天启皇帝的骤死,如同当头一棒,登时让魏忠贤慌了手脚。当他看到朱由检从皇帝的寝宫出来,眼睛通红地站在那里,一时间浑忘了自己的尊严,战战兢兢走上去,想说几句客套话,可还没等他靠近,几个侍卫在张皇后的指示下已经簇拥着朱由检去了。一时间他觉得周围的人对他投来的都是刀锋一样仇恨的目光,心头一片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