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蒋介石密谋“黑白两道”:上海政变周恩来险被杀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9 17:08:30

  核心提示:青帮流氓屠杀了数千名工人领袖和富于战斗精神的工人。共产党的官方数字是,300人被打死,5000人失踪,一些很有前途的青年共产党干部在那天的战斗中和在13日的总罢工流产后被处决。在那些被逮捕或被处决的人当中有周恩来,但他与一个师长的兄弟一起逃出来了,那位师长的兄弟是周在黄埔的学生。

  蒋介石感激孙中山对他的恩典,“总是极力寻找支持者,而不单是寻找友谊”。孙中山和他的同事早先认为“帮会”对革命是有用的。

  陈氏兄弟的叔叔和帮会帮助蒋介石从贫困中崛起 成为一个胜利之师的统帅。上海的买办和银行家资助蒋介石建立右翼政府,使蒋介石摆脱了对俄国的财政依赖。

  1927年上半年,蒋介石与共产党之间酝酿中的冲突终于爆发了。

  这一年是最混乱的一年,在大城市上海和广州,还有其他一些地方,共产党多次举行起义,但大都失败了。中国与苏联的外交关系也破裂了。

  尽管蒋此时登峰造极,但他曾有段时间在深受共产党影响的国民党“政府”中被撤销了所有的职务。这一年还发生了引人注目的蒋介石辞职、蒋下野以及他第三次结婚等事件。

  1927年初,在蒋试图用自己的旗帜统一中国的道路上,存在着三大障碍。

  随着吴佩孚及其同盟者的失败,唯一与蒋对立的强大军阀是北方的张作霖。这一障碍纯属军事性的。

  政治障碍或许更加严重,既有还没有完全团聚起来的共产党,也有汪精卫周围的国民党左派。汪在与蒋发生冲突之后,迅速转向了左派。

  1926年3月20日,蒋的反共突然袭击曾使汪的职务丧失并漂泊海外,这件事使蒋很难得到汪的好感,但在这一年的9月底,汪给蒋的来信打动了蒋。汪在信中说,对于3月份发生的事情,他们之间已没有什么分歧了。蒋立即于10月3日用一种和解的语气给汪发了一封电报。

  蒋在电报中说,他打算把两个同事送往法国,以便请汪回来负责党务。

  但是,蒋并不知道汪的用意,后来,他才知道汪给他写信的目的,是为了消除他对汪的疑虑,并且使他确信在适当时候汪会回来。事实上,直到1927年4月初汪才回来,一回来,就开始抨击蒋。

  汪把大部分时间用来进行党内的调解缓和,而蒋则主要在前线忙于战事。虽然他以总司令的身份控制着武装部队,并且通过其他职务控制着党和政府,但他还必须对执行委员会负责。

  在该委员会中,支持他的人被动、沉默,而他的对手们则主动、活跃。这个委员会并不大,只有36个成员,但其中16个是反对派,当然只有7位是共产党员,其他的不是左派就是激进派,他们都反对蒋大权独揽,专制独裁。

  非共产党的反对派包括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以及她的弟弟宋子文(由于受到美国的支持,他很有分量),还有被暗杀的左派领袖、财政部长廖仲恺的夫人。此外,还有宋庆龄的继子和其他几个人。其中有一个姓邓[即邓演达。 译者注],他曾是蒋最信任的助手,后来转向激进的一方,不再忠于蒋了。他最后被蒋杀害。

  1926年10月15日至28日,中央执行委员会在广东召开会议,通过了一个含混不清的反蒋决议。该决议谴责个人专权,却不指名道姓。执委会还召请汪精卫回国,并赞同国共合作。

  在莫斯科,苏联领导人带着满意和希望观察着中国形势的发展。蒋介石正在用武力向北部推进革命(这正是他们需要他做的)。他们可能会觉得这个机会将轮到中国共产党。的确,对于既有力量又有策略的俄国顾问和在国民党中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这并不是一种奢望。

  随着北伐的推进,政府仍留在广东显得不便。蒋要求迁都南昌,因为蒋介石的军队都驻扎在南昌。

  但大多数中央委员愿意留在武汉。

  在武汉,人们曾就军人干政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另外,共产党及其左派支持者都知道,在大工业区武汉比在南昌更能得到无产阶级的支持。

  由于多数人主张迁都武汉,蒋作了让步,同意国民政府迁至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不久,他对这一决定又感到非常后悔。

  实际上,在政府迁至武汉之前,共产党及其同盟者就来到了武昌。

  在这里,他们建立了一个国务院的联合委员会和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包括非共产党左派和宋子文。但真正起作用的还有俄国人鲍罗廷,他在背后对政策施加决定性影响。

  在12月13日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新的委员会代表党和政府选举了它的领导机关。虽然该机构是临时性的,但从那以后,武汉成了反蒋中心。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