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1944松山战役:中国军队第一次全胜的攻坚战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9 17:08:23

  杨敬财:书写战场传奇的英雄

  7月5日,第8军对松山首度攻击

  第8军对松山首度攻击的主攻部队为荣3团的第1、2营及第82师第246团。拂晓前3时15分,军长何绍周下令炮兵集中火力轰击松山、大垭口、滚龙坡,施行区域性破坏射击。在松山下方千余米处丛林中待命的我冲击部队,感到了来自大地深处的震颤,过去在日军炮火下吃的亏太多,现在完全有理由相信日本兵正在绝望地狂吼,乱窜,接着被炮火撕碎。

  5时,荣3团依炮火射击的效果,以第1营在右、第2营在左,开始从松山东坡向山顶运动,部队成战斗队形交替掩护前进。此时正值雨后,坡陡崖悬,路滑地烂,泥泞的山坡犹如泼了油一般,战士们手脚并用地朝山头攀爬,开始感觉困难,但不时遇到浓雾,对面看不见人,而且又有粗大的树木遮蔽,对我军的进攻很有利。在开阔地带,战士们以树枝伪装匍匐前进,进入山雾或有树木遮蔽时则跃进快跑前进。进入距敌阵地300米处,待炮火延伸后,各营连跃进,一举突入敌阵,于5时40分占领了子高地前沿阵地。

  但因敌子高地堡垒坚固,我炮兵火力未能完全破坏。敌堡垒中,原先在下层工事躲避炮击的日军此刻已进入射击位置,一时间各方交叉火力向我军猛烈射击。40分钟后,荣3团攻击部队伤亡甚重,无法立足,不得已,难以坚守的部分又退下来,在松山主峰下约百米处的山腹隐蔽,就地构筑简易工事潜伏,准备再行攻击。

  据荣3团上尉副官崔继圣回忆:在这次战斗中,从右翼前进的第1连被日军发现后,以炮火和机枪近距离向我射击,一连的官兵大片大片地倒下,连长受伤,部队开始溃散。突然,位于攻击部队后方的军直上士号长杨敬财站起身吹响了冲锋号,正在卧倒避弹的士兵,精神倍增猛然奋起,意欲溃退的士兵立即回头向敌阵地冲去。日军忙集中火力向杨敬财射击。霎时我军杀声四起,压倒了敌人的枪炮声,越过了敌人的铁丝网和各种障碍物及战壕,从右翼冲上了子高地前沿,和冲出来的敌人展开了白刃战。

  就在这时,几个一直隐蔽的侧面敌暗堡突然吐出了火舌,向我第l连扫射,眼看我军又要被击退。杨敬财挂起军号,雷声似地大吼:“一连的弟兄们跟我来!”抽出背在身后的大刀片挥舞着率先冲上敌堡。喷火手用火焰喷射器抵着敌堡枪眼喷射,只见堡内几个火球冲出来,在地上来回滚动,发出可怕的惨叫。杨敬财和战士们用大刀片对浑身冒火的日军一阵猛砍,只见几个日军的头像西瓜似的,滚落在地上。我军占领了前沿阵地。

  这次战斗,共消灭日军三十余人,缴获机枪3挺。杨敬财破格被提升为上尉,可谓松山战役中第一个书写了战场传奇的英雄。

  中国军队第一次取得全胜的攻坚战

  7月7日:对滚龙坡阵地发起强攻

  清晨,第82师师长王伯勋下达了作战命令:第245团第3营迂回于敌左侧背(黄土坡)牵制吸引敌兵力;荣3团并指挥荣2团第3营包围攻击子高地;第246团一部攻大垭口、红木树之敌,主力由小利刹(亦写作小利色)、核桃箐一线进攻滚龙坡甲、乙、丙、丁、戊5个高地。怒江东岸重炮兵及第7l军山炮连以主火力破坏滚龙坡;一部破坏松山阵地,而后以一部压制丑、寅、卯高地增援反扑之敌。第5军山炮连归第246团直接指挥。

  傍晚17时开始,怒江东岸和竹子坡炮兵集中火力轰击滚龙坡阵地。19时,第246团主力利用炮击成果,从西南方向核桃箐、红木树一线对滚龙坡发起攻击。初期进展顺利,20时一举攻占了丙高地,随即突击乙高地而占领之。但丁、戊两高地上的敌堡垒难以攻克,许多士兵被来自堡垒中的“火镰”拦腰割倒,整个部队队形顿时大乱。由于步兵过于接近堡垒,加之天已薄暮,因观察受限我直瞄战防炮无法支援,而敌侧防阵地却毫无顾忌地袭击进攻部队,并以强大的火力阻断增援。第246团尚还来不及重新组织起队形,几十名日军已冲出堡垒对我实施反冲击,使部队伤亡惨重,只得于拂晓退回公路南侧,就地构筑工事。该团另一部攻击大垭口,已接近敌3座堡垒,因主力之攻击未达预期成果,受敌交叉火力之射击,无法立足,于次日拂晓退回。在美军顾问团的记载中,这次进攻使日军“感到惊讶”,“几乎在将要夺取全部要点时功败垂成”。

  在松山主峰东坡,荣3团赵发毕团长亲率3个连队,利用炮击成果进行正面强攻。战场上硝烟弥漫,枪弹曳光飞舞,双方互投手榴弹,火光不时升空。19时,一举突入山顶。但堡垒仍攻击不下,而四周日军的侧射火力密集,使进攻部队无法扩张战果。

  入夜后,枪声稀薄,次日凌晨仅有5名伤兵退回,先头营的其余200余人均无动静。据伤兵报称,子高地中央有一大地堡,攻至该堡垒近旁,敌紧闭堡垒门户,没有活动,而四周暗堡辐射火力不时袭来,密不透风,因难以固守只得退回。从阴登山顶部向巳高地攻击的荣2团第3营,也无进展。第8军两度进攻,均以冲击日军主阵地为目标,未达到预期效果。

  何绍周亲临一线观察后,召集师团长们研究对策,总结改进战术。根据进攻情况判断,不能仅以占领制高点作为目标,因为占领敌人阵地毫无用处,反倒成了负担,必须攻克其堡垒,全歼守敌,才能真正占领阵地。对进攻重点,仍决定以主力攻击滚龙坡,再求逐步推进。

  抗战7年以来,中国在各战场基本上取守势作战,很少进行攻势作战,松山战役(包括密支那、腾冲战役)是中国军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取得全胜的攻坚战。

  10名炮手组成敢死队 8月1日:这天的战事格外惨烈

  上午,战事的焦点集中在松山主峰子高地前沿。据荣3团上尉副官崔继圣回忆:这天清晨,第8军副军长李弥就来到荣3团前沿的第1营指挥所,召集团、营、连、排、班长等,讨论解决当前战斗困境。他说:“现在必须立即攻占子高地右翼的敌堡,从那里挖掘地道直通子高地母堡下层,装入tnt炸药炸掉子高地,才能全胜。这样必须有一位勇士身背炸药去炸掉右翼敌堡。”副军长李弥话音未落,当下站起一个铁塔似的大汉,操着湖南宁乡口音,高举右臂:“报告李副军长,周汉祥愿为祖国收复失地献身炸敌堡!”他勇敢沉着地把炸药包捆缚在身上,奔向敌堡。说来凑巧,当时大雾弥漫整个阵地,对面看不见人。周汉祥机智地乘着浓雾,利用地形地物,闪电般地钻进了敌堡内,只听得震耳欲聋的轰隆一声巨响,浓烟滚滚,敌堡内的日军士兵血肉四溅,机枪啊,掷弹筒啊,军用物资啊,罐头啊,一起飞舞在天空。周汉祥在炸毁敌堡时,光荣地牺牲于敌堡内。战士们趁着滚滚的浓烟一拥而上,将胜利的旗帜插上了敌堡。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