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汪精卫
1935年,王亚樵和部分门徒云集香港,在胡汉民等人的支持下,继续酝酿暗杀蒋介石以及汪精卫等政府首脑人物的计划。王亚樵认为,可以在南京设立一个通讯社,以记者的身份去调查蒋介石等人的行踪。他派得意门徒华克之负责,带领孙凤鸣、张玉华等人前往南京租房,申办“晨光通讯社”。
同年10月,得知国民党将于11月1日在南京中央党部礼堂召开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他们认为这是刺杀蒋介石、汪精卫的大好时机。孙凤鸣主动要求承担此次刺杀任务。华克之即让张玉华以“晨光通讯社”的名义去申请六中全会的记者出入证,他自己负责善后工作。11月1日,孙凤鸣以记者身份进入了中央党部大院,只见汪精卫率中央委员们在礼堂大门口合影留念,可是却不见他要刺杀的主要对象——蒋介石。
原来,中委们开完会走出礼堂,准备合影留念时,蒋介石见记者蜂拥而上,不悦地退回了礼堂。汪精卫曾返回礼堂去催请,蒋介石谎称身体不适,汪精卫只好返回,率中委们合影。
孙凤鸣见蒋介石没有露面,中委们合影后开始走动,就毫不犹豫地举枪射向汪精卫。汪精卫连中三枪倒地;孙凤鸣也被卫士开枪击倒在地,当晚便死在了医院。事发后,蒋介石非常气愤,把戴笠叫去大骂一顿,命他三天内查出线索。戴笠几经周折,终于抓到了张玉华。在特务们的严刑拷打下,张玉华供出了王亚樵、华克之等人,而且说出此次刺杀的对象主要是蒋介石。蒋介石气急败坏,命戴笠速速缉拿王亚樵。
王亚樵初到香港时,胡汉民曾请香港总督关照他,说他是反蒋人士,不是刑事犯。刺汪案件发生后,大批特务涌到了香港。香港情报处立即告知王亚樵,让他谨慎行事,所以特务们在香港多日,也未能找到王亚樵的行踪。戴笠情急之下,亲自带人赴港。因为走得匆忙,他随身携带的两支手枪没有办理入港携带证,所以一下飞机,就被香港情报处在旅馆里拘禁了3天,直到南京政府把公文送来,才得以释放。
戴笠受此侮辱,羞愤交加,发誓要干掉王亚樵。此时,一个叫陈亦川的特务混到了王亚樵身边,成为他的门徒。陈亦川先是打听到王亚樵妻子的胞弟在香港开了个“茂源绸布庄”,他便常常化了装在绸布庄附近转悠。一天,王亚樵等人去绸布庄阁楼上开会,陈亦川立即报告香港警察局,谎称一伙匪徒在绸布庄聚会,要求协助拘捕。当警察们冲进绸布庄时,王亚樵听见楼下掌柜大喊:“站住!站住!你们要干什么?”便立即飞身越窗跳到了阁楼外面的房顶上。警察破门而入,将他的亲信余立奎等人逮捕。
戴笠得知后,立即赶到香港,指控余立奎等人曾是上海斧头帮人,专门做暗杀绑票的勾当,要求以刑事罪引渡。当时中英双方正在大谈“中英友善”,英国政府便电令香港总督将余立奎引渡,并协助逮捕、引渡王亚樵。王亚樵万般无奈,只好带部分亲信避往西南派人士李济深的老家——广西梧州。
余立奎被捕后,他的夫人余婉君常去探监。余婉君年轻貌美,又酷爱跳舞。陈亦川暗地跟踪她,还给她送礼、送钱,企图打听王亚樵的去处。余婉君一直很尊重王亚樵,怎么都不肯说。这时,远在南京的戴笠设计了一出“戏”,他让特务混进监狱,与余立奎关在一起,故意造谣说余婉君和王亚樵有染。
看余立奎正在气头上,陈亦川便“热心”劝说余婉君去探监,余立奎一见她就破口大骂“不要脸”,还给了她一记耳光,把她踢了出来。余婉君委屈地伏地大哭,躲在暗处的陈亦川立即上前相劝。另一位特务更是装好人:“余先生对你有误会。他听人说,你在外面与王亚樵关系暧昧,所以很生气!”一旁的警官说:“你看,你要是说出王亚樵的地址,抓住他,你丈夫就没事了,你不也就证明了你的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