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张国焘掌舵鄂豫皖:红军中三位优秀将领先后被杀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8 05:52:32

  最后,与会干部一致要求给中央分局和张国焘写一份反驳的申明书,并呈报中央军委。

  由曾中生起草的《向中央分局的申明书》,据实说明了部队东进的不利和南下作战的正确性,指出张国焘强令撤军的严重错误,逐条驳斥了张国焘的无理指责,陈述了红四军连以上干部的共同意见。许继慎带头在《申明书》上签名。

  曾中生被撤职,许继慎遭杀害

  张国焘看了飞马送来的《向中央分局的申明书》后十分恼恨,大发雷霆,宣布鸡鸣河会议是红四军中改组派的反党会议,认定“曾中生、许继慎竟到了公开反抗的地步”。

  张国焘当即召集中央分局和军委会紧急联席会议。会议决定,立即在红四军内开展肃反工作,撤销曾中生红四军政治委员职务,由陈昌浩接任红四军政治委员,并派陈昌浩作为中央分局和军委会的全权代表,迅速前往红四军处理许继慎“投敌叛乱”事件。

  陈昌浩在一个警卫连的护卫下,星夜兼程,5天行军700里,于9月13日上午赶到刚刚奉命北返麻埠的红四军军部。

  陈昌浩一脸冷峻地将两份文件递给曾中生:“这是中央分局的命令,还有出席会议的几位常委共同签署的指示信。”

  曾中生看了两份文件,犹如遭电掣雷击,拿文件的手在微微抖动。徐向前从曾中生手上接过文件,迅速一瞧,只见一行毛笔字赫然在目:“曾中生同志调来分局另有任用,红四军政治委员一职由陈昌浩同志接任,希望陈到之时起即行移交不误。”

  经历了短暂而又难堪的沉默,曾中生很快地调整了自己的心绪,语调平和地对陈昌浩说:“我服从分局的决定,马上进行移交。”

  徐向前听到这里,霍地起身跨上一步,紧紧地握住曾中生的手,眼里噙着泪水,却说不出一句话来。曾中生望着徐向前温厚的面容,沉声道:“向前同志,希望你配合好昌浩同志的工作。”

  当日下午,刚刚接任红四军政治委员的陈昌浩就宣布立即逮捕平日跟许继慎关系比较密切的红二十八团团长潘皈佛、副团长丁超等。

  这仅仅是火力侦察。两天后,在商城县余子店,红十二师师长兼皖西军分会主席许继慎、副师长肖方跟红十师师长周维炯一道被陈昌浩下令五花大绑捆了起来。

  这时候,原红四方面军政治委员曾中生完全“靠边站”,军长徐向前只能过问军事,全军的“肃反”大权由陈昌浩紧紧抓在手里。对抓捕许继慎、周维炯等人的事,徐向前一点儿都不知道,事后,这位老成持重难得发火的军长不得不与陈昌浩大吵了一场。

  为了造声势,营造张国焘所设计的“革命的红色恐怖气氛”,张国焘亲自出马,在白崔园的火神庙,主持召开“公审”许继慎等人的大会。被酷刑折磨得遍体鳞伤的许继慎,被两名战士用担架抬进会场的审讯室。张国焘蛮横地拒绝许继慎的申辩,“公审”之后,便残忍地将许继慎秘密处死。

  同时遇害的还有红十师师长周维炯。

  1931年10上旬,张国焘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斗争曾中生,一口咬定曾中生在鸡鸣河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是“动摇党在红军中的威信”、“反抗中央分局”、“纵容反革命分子活动”,将其调离部队考察。

  张国焘对曾中生的处理意见,得到以王明为首的“左”倾中央的支持。

  1931年1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黄安七里坪成立,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

  12月,红四方面军取得了黄安战役胜利,黄安独立团被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独立师。在广大指战员的强烈要求下,张国焘派曾中生出任独立师师长。鉴于这支部队是地方上农民武装扩编起来的,新兵多,训练差,缺少武器,曾中生到职后全力抓部队的训练。在他的领导下,这支部队战斗力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多次成功地配合主力红军作战。1932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对鄂豫皖根据地发动了第三次“围剿”。由汉口北上的敌军第八十九师,乘红军主力围攻麻城的机会,侵入黄安高桥地区。曾中生指挥刚刚组建的独立师奋起迎战,战士们勇敢冲锋,大显身手,打得敌人狼狈逃窜,溃不成军。

  1932年10月初,红四方面军主力经英山、罗田再次西进。曾中生亲率两个团,在永家河与敌人搏斗,打垮了数倍敌人的进攻,在此战中,他臂部中弹受伤,医治未愈,便重返战场。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