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张国焘掌舵鄂豫皖:红军中三位优秀将领先后被杀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8 05:52:32

  毫无疑问,鄂豫皖根据地这一时期所取得的这些成就,与曾中生的努力分不开。红四军军长邝继勋在1931年4月15日给党中央的报告中,充分肯定了特委和军委的革命业绩,特别提到“中生同志在此,实际工作的确有大踏步的进展”,给曾中生以很高的评价。

  张国焘取代曾中生,王明路线统治鄂豫皖

  1931年1月7日,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直接干预下,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不是中央委员的王明进入政治局,取得了党中央的实际领导权,极力推行“左”倾冒险主义。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国焘以中央全权代表身份被派到鄂豫皖根据地,其任务是按照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改造苏区的党和红军。

  3月上旬,张国焘在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护送下进入鄂豫皖根据地的光山县,会合了先于他一个多月到达皖西的另外两名中央代表---沈泽民和陈昌浩。

  5月12日,张国焘在新集(河南新县)召开中共鄂豫皖特委会议,宣布改组领导机构,撤销中共鄂豫皖特委,成立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和新的军事委员会,由他担任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曾中生任红四军政治委员。

  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的成立,标志着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开始统治鄂豫皖苏区。为了使红军和根据地实现“彻底转变”,张国焘极力推行“左”倾的“新政策”。

  6月28日,张国焘在新集主持召开了中央分局扩大会议,全盘否定在他走马上任之前鄂豫皖党和红军所取得的工作成就,无耻地吹嘘,只有他领导的“中央分局执行四中全会的路线,才使当地的工作又有了一个根本的转变”,提出当前主要任务是开展反对所谓“立三路线残余”、“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尤其是反对实际工作中的机会主义”、“反对调和路线及党内和平倾向”。

  批判坚持正确意见的红十二师师长兼鄂豫皖军委会皖西分会主席的许继慎,是这次会议的重要一幕。

  张国焘对许继慎采取突然袭击,片面夸大许继慎的某些缺点,无限上纲,甚至捕风捉影,歪曲事实,搞人身攻击,指责许继慎“在多方面保持军阀、土匪的习气”。

  张国焘为打击和排除异己,强化自己,在集中火力批判许继慎的同时,又煽动一些人斗争曾中生,指责曾中生对许继慎的错误“难逃纵容之责”,将斗争矛头直指曾中生。

  对于张国焘的无理指责,曾中生用大量事实予以驳斥。张国焘恼羞成怒,利用职权,发起对曾中生的围攻。最后,给曾中生扣上一顶“反对四中全会”的帽子,逼他做检查,交待问题。

  张国焘实行“左”倾冒险,曾中生竭力抵制

  1931年7月上旬,在河南商城县余家集,张国焘主持召开军委扩大会议,讨论红四军向外进攻的方向和兵力使用问题。

  张国焘在讲了一通国内外时局和鄂豫皖苏区面临的形势之后,语气陡然升高:“现在江西中央苏区正反第三次‘围剿’,我们要把支援他们当作一项政治任务,用进攻和威胁大城市,以减轻他们的压力。所以,我决定红四军在一个月内打下英山,然后出潜山、太湖,进入安庆。打下安庆后再继续东进,围困、威逼南京,抄蒋介石的老窝!”

  张国焘这一番不切实际的高论,引发了又一次激烈的争论。

  红四军政治委员曾中生首先发表了反对意见,认为对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的支援,不在于攻打中心城市,而主要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巩固和扩大根据地以牵制敌人。

  紧接着,许继慎站了起来,粗门大嗓道:“张主席,我觉得你刚才讲的作战计划跟立三路线攻打中心城市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照你那样去做,四军必然要吃亏。根据敌人兵力分布和我军后勤供应情况,我完全同意中生同志关于红军主力南下的意见。先打英山,收复蕲(春)、黄(梅)、广(济)地区,扩大苏区,使红军向南推进,这样可以达到威胁长江,策应江西的目的。请张主席考虑考虑我们的意见。”

  张国焘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无情的挑战,他瞥了一眼曾中生、许继慎,恶狠狠地反问了一句让人很费解的话:“考虑什么?嗯?考虑我们揭开了立三路线的面具,而来一个实际工作中的机会主义是吗?”

  红四军军长徐向前知道张国焘已一槌定音了,为了他那神圣的尊严,他绝不会收回“代表党”所发出的命令的。看到曾中生、许继慎脸呈不服之色,怕他们跟张国焘顶撞起来要吃大亏,便站起来打圆场道:“就按张主席的指示办,四军一定完成任务!”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