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宋庆龄以外,宋氏家族的另一个重要成员宋子文当时也是蒋介石争取拉拢的对象。宋子文虽然在政治上没有很大的表现,不居于重要地位,但他是国民革命政府中著名的经济专家,握有武汉国民政府的财政金融大权。又由于他与江浙财团的密切关系,在财政金融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争取到了宋子文,也就是争取到了江浙财团的支持,这对南京政府来说也是成败的关键所在。遗憾的是,当时宋子文也是跟着姐姐宋庆龄,在武汉国民政府里面负责财政,不肯与蒋介石合作。
虽然宋氏家族的两名重要成员都在与蒋介石对抗,但是蒋介石还是有办法的。他于危急之中想到了一个人,这就是宋氏家族的大姐宋霭龄。他和孔祥熙一直有密切往来,所以很早就发现这位孔夫人对大局的许多想法,往往与自己不谋而合。于是,蒋介石早在3月份率军北伐途中到达南昌并驻庐山牯岭的时候,就曾经秘密派人到汉口送信,邀请宋霭龄到九江会面磋商要事,以便争取她的相助。宋霭龄接信后,当即搭乘中国银行的船赶到九江。
但是宋霭龄并没有下船,而是差人把蒋介石请到船上,并与蒋介石作了24小时的长谈。在那次谈话中,蒋介石请求宋霭龄能对他给予援助。
正如蒋介石事先预料的那样,宋霭龄是宋家三姐妹中最有办法的,她不但意志坚强、精力充沛,而且是一位醉心权势、富有心计、行事果断的女人。蒋介石深知宋霭龄最热衷的就是金钱和权势。为此,他把争取宋氏家族支持、扭转不利局面的希望放在这个宋家的大姐身上,结果,宋霭龄并没有让蒋介石失望。
一见面,蒋介石就诚恳地说:“孔夫人的许多见解,中正十分赞同。现在革命形势变化迅速,不知孔夫人有何新的看法?”
宋霭龄也不客气,说:“现在的形势对总司令很严峻啊。”
接着,她帮助蒋介石分析了他目前所处的危险境地,武汉政府有共产党和广大工人群众的支持,在国际上也有苏联政府的援助,蒋介石如不能得到有力的援助,则形势十分危险。接着,她提出让蒋介石积极争取上海和江浙财团的支持,同时要得到英、美等国的承认和援助,才有能力对抗武汉方面。为了达到这两点,宋霭龄明确指出蒋介石需要宋家这样有着海外背景和上海本地影响的家族的帮助。如果能达成合作,她有把握把宋子文争取过来,也就是争取到蒋介石急需的财政支援。
蒋介石听得连连点头称是,十分佩服宋霭龄的眼光和准确的形势分析。随后两人达成共识,蒋介石和宋家实现联合,宋子文和孔祥熙在蒋介石的新政府里将担任要职,帮助蒋介石在财政上获取上海和江浙金融资本家的支持,还有美、英等国的援助。
宋霭龄早就知道蒋介石一直在追求小妹宋美龄,眼看会谈进行得差不多了,就主动问蒋介石:“小妹在武汉写的信总司令可收到?”蒋介石连说收到,还说自己正在准备写回信。
宋霭龄不再绕圈子,表示如果能实现蒋宋联姻,就更能保证双方的紧密合作。她答应蒋介石帮他做红娘,去说服宋美龄,以及获得宋家其他人对婚事的支持。
蒋介石喜出望外,连表赞同。
蒋介石和宋霭龄的九江会晤,无疑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由此而开始了蒋宋两大家族合作的格局。随着蒋宋联姻的成功,宋霭龄在蒋介石心目中的地位也一直极高,他始终很尊敬这位宋家的实际掌门人,对孔祥熙也一直很重用。
蒋宋在九江达成合作后,宋霭龄就正式开始在暗中策划颠覆武汉的国民党中央,帮助蒋介石成立南京政府的一系列活动。她一方面运筹帷幄,精心设计;另一方面让孔祥熙也从广州赶到武汉,以便夫妻两人共同活动,来帮助蒋介石获得成功。宋霭龄与孔祥熙在相互配合的同时,并对各自的工作重点做了分工。宋霭龄主内,重点做好宋氏家族成员的分化瓦解工作--软化宋庆龄、俘虏宋子文,实现蒋宋合作体制;孔祥熙主外,重点联络北方的实力派军阀冯玉祥,来帮助蒋介石对抗武汉,并协调汪蒋矛盾,促进宁汉合流成功。
当时孔祥熙的联冯活动进行得很顺利,这使他后来在南京国民政府要员们心目中的身价倍增,这为他以后的飞黄腾达奠定了基础。宋霭龄的倒汪活动也进行得卓有成效。当时,宋庆龄与宋子文姐弟俩可以说是武汉国民政府的左膀右臂。如果说宋庆龄是武汉方面的政治支柱的话,那么宋子文则是武汉方面的财政支柱。
蒋介石很同意宋霭龄的看法,南昌武汉之间的国民党党内斗争和国共两党的党际斗争的决胜战场,不在武汉,而在上海。谁能抓到上海的钱包,谁就有最后的胜利。
如果能够娶宋美龄为妻,蒋介石自己就成为孙中山的姻亲,而握有国民政府财权的宋子文就成了他的大舅子。在当时,除争取一定的政治声望之外,能争取财援对蒋介石乃是当务之急。宋子文握有武汉国民政府的“钱箱子”。因其对武汉的国民党中央抗命,财神爷曾经扣压了他的军火与军饷。加之宋子文与江浙财团的密切关系,能号召上海资本家捐款为蒋买军火,在财政金融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宋子文成了蒋介石必须争取到的重要对象。换句话说,争取到了宋子文,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争取到了江浙财团的支持,这对南京政府来说,也是成败的关键所在。